民勤常见植物三

民勤常见植物(三)

周报

本周的《民勤常见植物》承接上一篇结尾的菟丝子,以三种寄生植物开头。四种寄生植物中,菟丝子和列当是田间杂草,对农作物危害极大;但肉苁蓉和锁阳却是稀有的药材,这几年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如果能由政府牵头组织实验大规模种植,成功后会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四十一)肉苁蓉

在腾格里沙漠边缘的绿洲民勤,生长着两种著名的药用植物——肉苁蓉和锁阳。肉苁蓉是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其寄主很多,有梭梭、红沙、盐爪爪和柽柳等,尤其喜欢寄生在梭梭这种耐旱木本植物的根上。肉苁蓉一生中有三到五年是埋在沙土里生长的。出土后生长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它的茎黄色,高80~厘米,肉质肥厚且不分枝,叶子则退化成肉质小鳞片,无柄,密集螺旋排列在茎上。5月间从茎顶端抽出穗状花序。肉苁蓉露出地面的部分,几乎都由花序组成。开花结果后,结出大量细小的种子。种子随着风沙一起飞扬,一旦深入土层与寄主根接触,便得到寄主根分泌物的刺激,加上适合的温度,就开始萌发,开始新一轮的寄生生活。

肉苁蓉是中国沙漠地区特有的名贵药材,也是传统的药用植物,早在《本草纲目》一书中就被列为滋补药草,具有养筋补肾之功效。

儿时,父亲外出打工带回来一颗拳头大的肉苁蓉,放在家中一直珍藏。村上的邻居生病经常过来切一小片后带回服用。

▲肉苁蓉

(四十二)锁阳

锁阳也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全身无叶绿素,茎肥大肉质,呈黑紫色圆柱状,基部较,埋于沙中。叶退化成鳞片状,散生在花茎上。茎顶是一个圆棒状的穗状花序。开花结果期很短,而种子发育又需要大量养分和水分,粗壮多汁的肉质茎恰好担任了这个“角色”。果实球形,每株锁阳能结出二、三万个果实,可以说是“儿孙满堂”了。锁阳果实微小,但寿命却很长。把它放在室内保存12年后,仍有寄生的本领。原来,它的果皮非常结实,对严酷环境有惊人的适应能力。塔里木盆地的砾石戈壁上,阳光强烈,白天地表温度高达70℃以上,锁阳和肉苁蓉的种子仍可在那里顽强生长、繁殖。

锁阳喜欢寄生在固沙植物白刺的根上,也寄生在优若黎、盐爪爪和河冬青等植物的根上。锁阳也可全草入药,可补肾壮阳、润肠通便,还因其含淀粉可食用充饥,制糕点等。

野生的锁阳极为罕见,但我村子上二爷就知道沙窝里长锁阳的地方,冬天到了,他就会去沙窝里边刨出锁阳。新鲜的锁阳甜中带涩,水气十足。年,二爷去世后,我就再没有见过新鲜的锁阳了。

▲锁阳

(四十三)狗胡萝卜

狗胡萝卜名为向日葵列当,是一年生全寄生的草本植物。茎直立,单生,肉质,黄褐色至褐色,无叶绿素;没有真正的根,靠短须状的假根侵入向日葵须根组织内寄生。株高一般20cm,最高54cm。茎有纵棱。叶退化为鳞片状,螺旋状排列在茎上。两性花,呈紧密的穗状花序排列,每株有花50-70朵,最多朵。花蓝紫色,长10-20mm,花冠合瓣,二唇形,上唇二裂,下唇三裂。花萼五裂。雄蕊四枚,二长二短,二个长的位于二个短的之间,着生在花冠内壁上。花丝白色,枯死后黄褐色。花药二室,下尖,黄色,纵裂。雌蕊一枚,柱头膨大呈头状,柱头多二裂,个别三裂。花柱下弯,子房上位,由四个心皮合成一室,也有五个、六个至八个心皮合成一室的。蒴果3-4纵裂,内含大量深褐色粉末状的微小种子。种子不规则形,坚硬。

一直想不通狗胡萝卜和狗、胡萝卜有什么关系,民勤人怎么会这样称呼这种植物。小时候,我曾经异想天开从地里刨出这种植物拿去扔给狗吃,事实证明,狗对这个东西没有丝毫的兴趣,其实,连牛羊都从来不动这个植物。

▲向日葵列当

(四十四)曼陀罗

曼陀罗又叫曼荼罗、大喇叭花、山茄子。草本或半灌木状,高0.5~1.5米,全体近于平滑或在幼嫩部分被短柔毛。茎粗壮,圆柱状,淡绿色或带紫色,下部木质化。叶广卵形。花单生于枝叉间或叶腋,直立,有短梗;花萼筒状。蒴果直立生,卵状表面生有坚硬针刺或有时无刺而近平滑,成熟后淡黄色,规则4瓣裂。种子卵圆形,稍扁黑色。

曼陀罗全草有毒,以果实特别是种子毒性最大,嫩叶次之,干叶的毒性比鲜叶小。曼陀罗中毒,一般在食后半小时,最快20分钟出现症状,最迟不超过3小时,症状多在24小时内消失或基本消失,严重者在24h后进入晕睡、痉挛、紫绀,最后晕迷死亡。

在民勤,曼陀罗是田间杂草,这个植物根本没有很多小说中那么神奇。虽然花朵艳丽,但有特殊的臭味,很少有人喜欢,再加上本身有毒,还要防止混入杂草被牛羊食用后中毒。

▲曼陀罗

(四十五)扁竹

扁竹,又名扁蓄或者竹片菜,一年生草本,高10~40cm,常有白粉;茎丛生,匍匐或斜升,绿色,有沟纹,叶经生,叶片线形至披针形,宽1~4cm,长6~10cm,顶端钝或急尖,基部楔形,近无柄;托叶鞘膜质,下部褐色,上部白色透明,有明显脉纹。花1~5朵簇生叶腋,露出托叶鞘外,花梗短,基部有关节;花被5深裂,裂片椭圆形,暗绿色,边缘白色或淡红色;雄蕊8;花柱3裂。瘦果卵形,长2mm以上,表面有棱,褐色或黑色,有不明显的小点。

扁竹是牲畜喜欢的饲料,这种野草也会被传染铁锈病,生病后很快死亡。

▲扁竹

(四十六)沙拐枣

沙拐枣为蓼科灌木。是分布于我国北方荒漠、半荒漠的一种主要固沙植物。沙拐枣属的植物均为固沙造林先锋树种。高50~厘米。分枝短,开展,老枝灰白色;一年生枝草质,绿色。叶细鳞片状,长2~4毫米。花2~3朵簇生于叶腋,两性,粉红色;花梗细弱,下部有关节;花被5片,卵形;雄蕊12~16,与花被近等长;瘦果椭圆形,顶端锐尖,基部狭窄,连刺毛直径10毫米,长10~12毫米;肋状突起不明显,每一肋状突起有3行刺毛;刺毛稀疏,刺毛叉状分枝2~3次,细弱而脆,易折断。中国西北各省荒漠地带都有分布,种类较多,约有20余种,其中多数为小灌木。

主要在荒漠带并渗入草原化荒漠及荒漠化草原。生于流动沙丘、半流动沙丘或石质地,在砾质戈壁、山前沙砾质洪积扇坡地上也有生长

民勤的沙漠边缘偶可见这种植物,数量很少。

▲沙拐枣

(四十七)驼蹄瓣

驼蹄瓣,多年生草本。高40-80厘米。根木质、粗壮。茎具细沟棱。托叶草质,先端锐尖;叶柄具狭冀;小叶1对,斜卵圆形或矩圆形,先端稍圆形,长2-4厘米,宽1.5-3厘米。

驼蹄瓣在水多的机井边生长,可能是见过的最早的多肉植物。

▲驼蹄瓣

(四十八)刺蓬

刺蓬,又名扎蓬棵、猪毛缨、叉明棵、猴子毛、蓬子菜、乍蓬棵子。为藜科植物。具有平肝潜阳,润肠通便之功效。用于高血压病,头痛,眩晕,肠燥便秘。

一年生草本,高20-cm;茎自基部分枝,枝互生,伸展,茎、枝绿色,有白色或紫红色条纹,生短硬毛或近于无毛。叶片丝状圆柱形,伸展或微弯曲,长2-5cm,宽0.5-1.5mm,生短硬毛,顶端有刺状尖,基部边缘膜质,稍扩展而下延。花序穗状,生枝条上部;苞片卵形,顶部延伸,有刺状尖,边缘膜质,背部有白色隆脊;小苞片狭披针形,顶端有刺状尖,苞片及小苞片与花序轴紧贴;花被片卵状披针形,膜质,顶端尖,果时变硬,自背面中上部生鸡冠状突起;花被片在突起以上部分,近革质,顶端为膜质,向中央折曲成平面,紧贴果实,有时在中央聚集成小圆锥体。

刺蓬非常扎,一句话:惹不起。

▲刺蓬

(四十九)馒头花

馒头花,学名蜀葵,别称一丈红、大蜀季、戎葵。二年生直立草本,高达2米,茎枝密被刺毛。

花呈总状花序顶生单瓣或重瓣,有紫、粉、红、白等色;花期6月至8月,蒴果,种子扁圆,肾脏形。喜阳光充足,耐半阴,但忌涝。原产中国四川,现在中国分布很广,华东、华中、华北均有。由于它原产于中国四川,故名曰“蜀葵”。又因其可达丈许,花多为红色,故名“一丈红”。于6月间麦子成熟时开花,而得名“大麦熟”。嫩叶及花可食,皮为优质纤维,全株入药,有清热解毒、镇咳利尿之功效。根可作润滑药,用于粘膜炎症,起保护、缓和刺激的作用。从花中提取的花青素,可为食品的着色剂。全草入药,有清热止血、消肿解毒之功,治吐血、血崩等症。茎皮含纤维可代麻用。

佬爷家的小院里种有馒头花,每年夏天都是一院的芳华!馒头花也会得铁锈病。

▲馒头花

(五十)野葵

野葵,叶互生,有长柄,柄长生毛茸,叶大,圆状肾形,5-7掌状裂,裂片三角形,边缘有细锯齿。叶腋簇生小花,花瓣5,端凹入,花白色有紫晕或浅红色,花柱丝状白色。果扁圆形,光洁,果熟时各心皮彼此分离。花期7-9月。可作绿化材料。幼苗滑嫩可食。全草或种子、茎及根可入药。茎皮纤维可代替麻用。

野葵生命力极强,我姥爷家的院子里也种野葵。

▲野葵

(五十一)百日菊

百日菊,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厘米,被糙毛或长硬毛。叶宽卵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两面粗糙,下面被密的短糙毛,基出三脉。头状花序单生枝端,总苞宽钟状;总苞片多层,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舌状花深红色、玫瑰色、紫堇色或白色,舌片倒卵圆形,先端2-3齿裂或全缘,上面被短毛,下面被长柔毛。管状花黄色或橙色,先端裂片卵状披针形,上面被黄褐色密茸毛。雌花瘦果倒卵圆形,管状花瘦果倒卵状楔形。花期6-9月,果期7-10月。原产墨西哥,是著名的观赏植物,有单瓣、重瓣、卷叶、皱叶和各种不同颜色的园艺品种。在中国各地栽培很广,有时成为野生。

小时候第一次见这种花是初中时在二中的校园里,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花儿。

▲百日菊

(五十二)石竹

石竹,石竹科、石竹属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株无毛,带粉绿色。茎由根颈生出,疏丛生,直立,上部分枝。叶片线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稍狭,全缘或有细小齿,中脉较显。花单生枝端或数花集成聚伞花序;紫红色、粉红色、鲜红色或白色,顶缘不整齐齿裂,喉部有斑纹,疏生髯毛;雄蕊露出喉部外,花药蓝色;子房长圆形,花柱线形。蒴果圆筒形,包于宿存萼内,种子黑色,扁圆形。花期5-6月,果期7-9月。

我第一次见石竹也是在二中的校园里。

▲石竹

(五十三)尾穗苋

尾穗苋,一年生直立草本,高约80厘米,稀可达1.5米,茎粗壮,具棱角。在上部多少被有开展的毛,多分枝,分枝常淡红色。叶菱状卵形或菱状披针形,长4-15厘米,宽2-8厘米,顶端短渐尖或圆钝,具小芒尖,基部宽楔形,稍不对称,全缘或波状,两面无毛,脉上疏生柔毛,具长柄,叶柄长1—15厘米。

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下垂,由多数穗状花序组成,花单性,雄花及雌花混生于同一花簇,有多数分枝,其中央分枝特长,由多数穗状花序形成。苞片和小苞片干膜质,红色,披针形,花被片顶端芒刺不明显,长3毫米,紫红色,顶端尖,边缘有疏齿,背面有1中脉;花被片5,长2—2.5毫米;雄花的花被片卵状长圆形,具短尖头,紫色;雌花花被片卵状至匙形;雄蕊外露;柱头3,长不及1毫米。胞果近球形,直径约3毫米。种子近球形,直径1毫米,淡棕黄色至棕黑色、淡红色或淡黄色,具光泽。花、果期9—11月。雄花:花被片矩圆形;雌花:花被片矩圆状披针形;花柱3。

坦白说,观赏花大多都是在二中校园或者姥爷的小院里才第一次见到,尾穗苋也是这样。

▲尾穗苋

(五十四)稗

稗,别名:稗子、稗草、扁扁草,禾本科、稗属一年生草本。光滑无毛,基部倾斜或膝曲。叶鞘疏松裹秆,平滑无毛,下部者长于而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缺;叶片扁平,线形,无毛,边缘粗糙。圆锥花序直立,近尖塔形,主轴具棱,粗糙或具疣基长刺毛;分枝斜上举或贴向主轴,有时再分小枝;穗轴粗糙或生疣基长刺毛;小穗卵形,花果期夏秋季。

民勤将很多叶子差不多的田间杂草都称为稗子草,但这种才是正宗的。感谢几位热心网友的纠错和提醒。

▲稗

(五十五)虎尾草

虎尾草,别名:棒锤草、刷子头、禾本科、虎尾草属一年生草本。秆直立或基部膝曲,光滑无毛。叶鞘背部具脊,包卷松弛,无毛;无毛或具纤毛;叶片线形,两面无毛或边缘及上面粗糙。指状着生于秆顶,常直立而并拢成毛刷状,有时包藏于顶叶之膨胀叶鞘中,成熟时常带紫色;小穗无柄,第一小花两性,外稃纸质,两侧压扁,呈倒卵状披针形,沿脉及边缘被疏柔毛或无毛,芒自背部顶端稍下方伸出,脊上被微毛;第二小花不孕,长楔形,仅存外稃,顶端截平或略凹,自背部边缘稍下方伸出。颖果纺锤形,淡黄色,光滑无毛而半透明。

▲虎尾草

(五十六)蓼子朴

蓼子朴,多年生草本植物,蓼子朴具有较强的繁殖力,它的横走根状茎在沙土中蜿蜒,可以进行营养繁殖,瘦果多数,小而具冠毛,随风飘荡,极易传播,遇条件适合,便可发芽,长成新的植株。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从典型草原到荒漠草原带。茎平卧,或斜升,或直立,圆柱形,下部木质,高达45厘米,基部径达5毫米,基部有密集的长分枝,中部以上有较短的分枝,分枝细,常弯曲,被白色基部常疣状的长粗毛,后上部常脱毛,有时茎和叶都被毛,全部有密生的叶;节间长5-20毫米,或在小枝上更短。

采草的话这个植物最受欢迎,很容易撑满框子。

▲蓼子朴

(五十七)马苋菜

马苋菜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涝,生命力强,常生于菜园、农田、路旁,也为田间常见杂草。

马苋菜适应性极强,耐热、耐旱,对光照的要求不严格。强光、弱光下均可正常生长,在温暖、湿润、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上生长良好,耐旱又耐涝

▲马苋菜

(五十八)达乌里黄耆

达乌里黄耆,为豆科黄芪属的植物。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花期7-9月,果期8-10月。

性喜凉爽,耐寒耐旱,怕热怕涝,适宜在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透水力强的沙壤土种植。强盐碱地不宜种植。根垂直生长可达1米以上,俗称“鞭竿芪”。土壤粘重根生长缓慢带畸形;土层薄,根多横生,分支多,呈“鸡爪形”,质量差。忌连作,不宜与马铃薯、胡麻轮作。

以前这种植物是田间杂草,这几年很少见到了。

▲达乌里黄耆

(五十九)枸杞

枸杞为灌木,高0.8-2米,栽培者茎粗直径达10-20厘米;分枝细密,野生时多开展而略斜升或弓曲,栽培时小枝弓曲而树冠多呈圆形,有纵棱纹,灰白色或灰黄色,无毛而微有光泽,有不生叶的短棘刺和生叶、花的长棘刺。叶互生或簇生,披针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顶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长2-3厘米,宽4-6毫米,栽培时长达12厘米,宽1.5-2厘米,略带肉质,叶脉不明显。

花在长枝上1-2朵生于叶腋,在短枝上2-6朵同叶簇生;花梗长1-2厘米,向顶端渐增粗。花萼钟状,长4-5毫米,通常2中裂,裂片有小尖头或顶端又2-3齿裂;花冠漏斗状,紫堇色,筒部长8-10毫米,自下部向上渐扩大,明显长于檐部裂片,裂片长5-6毫米,卵形,顶端圆钝,基部有耳,边缘无缘毛,花开放时平展;雄蕊的花丝基部稍上处及花冠筒内壁生一圈密绒毛;花柱象雄蕊一样由于花冠裂片平展而稍伸出花冠。

浆果红色或在栽培类型中也有橙色,果皮肉质,多汁液,形状及大小由于经长期人工培育或植株年龄、生境的不同而多变,广椭圆状、矩圆状、卵状或近球状,顶端有短尖头或平截、有时稍凹陷,长8-20毫米,直径5-10毫米。种子常20余粒,略成肾脏形,扁压,棕黄色,长约2毫米。花果期较长,一般从5月到10月边开花边结果,采摘果实时成熟一批采摘一批。

80年代,野生枸杞在民勤很常见,小时候经常去摘着吃,最近几年在政府指导下,乡亲们已经开始大规模种植。

▲枸杞

(六十)蓼儿

蓼儿是一种特殊的攀爬植物,花、果形状优美,枝干进化出了一层干外皮,极为少见。有热心网友指出所谓的蓼儿其实是中药:百部。但核对了照片后,觉地两种植物花朵很像,但果实种子以及茎叶差异较大,不敢确认是否真的就是百部。有知道这种植物的网友可以留言交流。

▲蓼儿(蓼儿的照片由网名“木头人”的我的三姨夫拍摄提供)

百部:,茎长达1米许,常有少数分枝,下部直立,上部攀援状。叶2-4(-5)枚轮生,纸质或薄革质,卵形,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4-9(11)厘米,宽1.5-4.5厘米,顶端渐尖或锐尖,边缘微波状,基部圆或截形,很少浅心形和楔形;主脉通常5条,有时可多至9条,两面均隆起,横脉细密而平行;叶柄细,长1-4厘米;花序柄贴生于叶片中脉上,花单生或数朵排成聚伞状花序,花柄纤细,长0.5-4厘米;苞片线状披针形,长约3毫米;花被片淡绿色,披针形,长1-1.5厘米,宽2-3毫米,顶端渐尖,基部较宽,具5-9脉,开放后反卷;雄蕊紫红色,短于或近等长于花被;花丝短,长约1毫米,基部多少合生成环;花药线形,长约2.5毫米,药顶具1箭头状附属物,两侧各具一直立或下垂的丝状体;药隔直立,延伸为钻状或线状附属物;蒴果卵形、扁的,赤褐色,长1-1.4厘米,宽4-8毫米,顶端锐尖,熟果2爿开裂,常具2颗种子。

▲百部

(本文部分资料及照片来自网络,经过后期编辑整理,有疏漏或错误之处请留言指出)

亲情

乡情

平凡

质朴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congronga.com/rccg/7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