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
肺癌术后肿瘤标志物高会复发?
专家这么说!
王女士,67岁,年突然出现咳嗽咳痰,去医院做了检查,医院诊断左肺上叶癌。由于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切除手术。由于做放化疗太痛,就拒绝了。开始采取中医治疗,医生为我号脉,看舌,仔细辨证后开具了处方,并交代了饮食禁忌,作息规律等事宜,从此便定期地在门诊开方取药,煮药、服药。每年定期复查的结果也明显正常,肿瘤标志物也恢复了正常,王女士开始恢复了正常生活。年复查发现肿瘤标志物偏高。开始焦虑,从发病至今已经存活了7年,是不是复发了?转移了?
一、肺癌如何分类?
肺癌的分类较为复杂,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中央型肺癌主要在段以上的支气管,约占肺癌的70%,而周围型肺癌主要发生在段及以下支气管,约占30%。从病理角度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小细胞癌及大细胞癌等多种,从医学角度通常分为小细胞癌和非小细胞癌两大类,但它的分期并不一样。肺癌确诊时的分期是决定预后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这是因为肿瘤的分期是根据肿瘤的大小、对周围组织器官的影响、淋巴结转移情况、远处器官转移情况等,将肿瘤分为I-IV期,也就是所说的早期、中期、晚期和最晚期。
二、精准的肺癌如何诊断?
1、影像学诊断包括胸部+腹部CT、头颅MRI、骨扫描或者全身PET/CT等检查,影像学的检查主要作用是两个,一个是发现肿瘤的原发病灶。
2、病理学诊断病理是诊断肿瘤的金标准,包括细胞学或组织学诊断。确诊的方式有痰脱落细胞学检查、支气管镜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纵膈镜、以及必要时的开胸活检。
3、驱动基因突变状态目前靶向药物发展迅速,从最初的几种已经发展到目前的几十种,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而且也在特定的肿瘤治疗中显示出了较好的威力。
4、PD-L1检测(有条件的可以加测TMB指数),目前肺癌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免疫治疗的出现给部分肺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甚至长期存活的可能,生物标记物的检测(PD-L1或者TMB等)对于免疫治疗的疗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般来说,PD-L1表达越高或者TMB指数越高,那么免疫治疗的效果就越好。
三、癌症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哪些?
1、癌胚抗原(CEA)
癌胚抗原是一个广谱性肿瘤标志物,它能向人们反映出多种肿瘤的存在,对大肠癌、乳腺癌和肺癌的疗效判断、病情发展、监测和预后估计是一个较好的肿瘤标志物,但其特异性不强,灵敏度不高,对肿瘤早期诊断作用不明显。
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NSE是小细胞肺癌首选标志物,用于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监测治疗反应,对小细胞肺癌的敏感性为40%~70%,特异性为65%~80%。
3、细胞角蛋白19片断(CyFRA21-1)
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记物,对肺鳞癌诊断的敏感性可达60%,特异性可达90%。
4、鳞状细胞癌抗原(SCC)
肺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的SCC阳性率为39%~78%,是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的有效指标。
四、中医治疗恶性肺癌的方式及周期。
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医防护治疗),或者手术后无需辅助治疗时(中医巩固治疗)所进行的中医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中医防护治疗促进术后康复,增强体质,为术后辅助治疗创造条件;采用中医巩固治疗,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防治肿瘤复发转移。
1、中医防护治疗
适应人群:围手术期、放化疗、靶向治疗期间的患者。
治疗原则:以扶正为主。
治疗目的:减轻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治疗手段引起的不良反应,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治疗手段:辨证汤药±口服中成药±中药注射剂±其他中医治法。
治疗周期:围手术期,或与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等治疗手段同步。
2、中医巩固治疗
适应人群:手术后无需辅助治疗或已完成辅助治疗的患者。
治疗原则:扶正祛邪。
治疗目的:防止复发转移,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治疗手段:辨证汤药+口服中成药±中药注射剂±其他中医治法。
治疗周期:3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
五、中医药如何治疗肺癌?
肺癌手术后,病人气血亏虚、脾胃功能受损,应用中药可以恢复体质,减轻术后的某些不良反应,如低热、腹胀、食欲不振、大便不畅等,及早恢复脾胃功能。
辨证汤药
▎气血亏虚
临床表现:面色淡白或萎黄,唇甲淡白,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或肢体肌肉麻木、女性月经量少,舌体瘦薄,或者舌面有裂纹,苔少,脉虚细而无力。
治疗原则:补气养血。
中药汤剂:八珍汤(《正体类要》)加减,或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加减,或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药物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或黄芪、当归,或人参、肉桂川芎、地黄、茯苓、白术、甘草、黄芪、当归、白芍、生姜、大枣。
辨证加减:兼痰湿内阻者,加半夏、陈皮、薏苡仁;若畏寒肢冷,食谷不化者,加补骨脂肉苁蓉、鸡内金:若动则汗出,怕风等表虚不固之证,加防风、浮小麦。
▎脾胃虚弱
临床表现:纳呆食少,神疲乏力,大便稀溏,食后腹胀,面色萎黄,形体瘦弱,舌质淡,苔薄白。
治疗原则:健脾益胃。
中药汤剂: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
药物组成: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生姜、大枣。
辨证加减:若胃阴亏虚,加沙参、石斛、玉竹;若兼痰湿证者,加茯苓、半夏、薏苡仁、瓜蒌。
*注意:以上方药的具体组方及用量请在专业医生经辨证后使用。
1、中医治疗肺癌除了口服药物治疗外,还有中药贴敷疗法、中药雾化吸入疗法、中药灌肠疗法等中药外治法,以及非药物疗法针灸等多种运用。
2、肺癌是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癌治疗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
3、肺癌肿瘤标志物不能作为诊断肺癌的依据,要结合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和细胞学检查。
4、定期检测肿瘤标志物可监测治疗效果。
5、中医药已经成为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不仅能抗肿癌,还可以帮患者恢复体内平衡,提高患者的抵抗力,促进术后康复并预防复发和转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回归生活。部分内容引用于林洪生话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