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
编者按
有些书,值得一辈子阅读,也值得一生回味。
据我了解,年5月25日,在陕北甘泉县招待所,路遥用热水敷开痉挛的手,写完了《平凡的世界》的最后一页,他如释重负般把那支用了几年的圆珠笔扔出窗外。6年间路遥下煤矿、走乡村、绝浮华、处陋室,殚精竭虑。待《平凡的世界》完稿,这位40岁不到原本壮实的汉子,形容枯槁,看起来完全像个老人,我潸然泪下。小说是作为小说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的最高境界。
什么是平凡?也许你我定义不同,但一定是我们最初的模样。有多少人在读《平凡的世界》时激动不已、热泪盈眶?为苦难的生活、为不屈的奋斗、为黄土地的苍凉、为平凡人之间悲怆的绵绵爱情。
人可以生如蚁,却美如神。
——海南东方市铁路中学吴小清
于无声处听惊雷
——《平凡的世界》引发的心灵地震
1
有没有一个人遇见了就一直幽居在你的心口,任思念泛滥溢在眼角眉梢,却仍一如初见时的美好?
有没有一本书一段文字,读到了,就怦然心动,打开扉页,就长驱直入,进而可能贯穿影响你的一生?
在那个眉眼黯淡,精力过剩到让人抓狂的少女时代,一本书向我敞开了它丰富的世界,惊艳了我有限的认知,也彻底改写了我的读书生涯,这部书就是《平凡的世界》。在那个间歇性励志,持续性贪玩的年纪,我从不知道愁为何物。以为生活就是簇新的鲜花,三两点解馋的零嘴,充斥着稻香蛙鸣的一眼看不到头的美好,直到《平凡的世界》这部书撞入我的眼帘,掀起那次全身心投入废寝忘食的阅读之旅。
那是怎样一种鸿篇巨制的浩瀚感啊,以一种浓缩了人生百态的真切的触觉,字字结实,句句触心,直抵你的五脏六腑,让你久久不能平静……
那些贫穷与苦难,那些坚韧与顽强,活跃在全书上上下下,那弥漫着从古至今中华民族饱经磨难最沉重的记忆,也高悬着我们华夏儿女最值得骄傲的尊贵的灵魂。
毫无疑问,路遥——这个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家,给予我们每个读者心灵上的震撼,是生命的献礼,是扎扎实实直抵心灵腹地的觉醒之旅。
2
一、“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平凡又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它是献给所有曾经或正在饱受困境煎熬的朋友们的一道一生都受用不尽的精神大餐,它给生活中茫然无措裹足不前的年轻人也指明了前进努力的方向。
《平凡的世界》,一本把平凡和真实写到极致的书,在那个黄土高原上一个毫不起眼的双水村的小寨,没有惊天动地红着眼的撕杀,只有在不动声色默默诉说里融融的亲情;没有荡气回肠让人抓心挠肝的情节,只有在那个特殊年代环境里娓娓诉说的平凡世界里平凡而又特殊的人生;没有轰轰烈烈掷地有声的海誓山盟,只是在苦难重压下爱的种种奋斗的种种,用那地道的陕北风情不疾不徐慢慢道来。
《平凡的世界》里全是那些我们祖祖辈辈津津乐道熟悉的故事:双水村,黄源县,以及那些窖洞。一种温馨质朴裹挟着黄土的味道扑面而来;一个再平凡不过的环境;一个一包乱的散乱的家;一个浓墨重彩书写的主人公孙少平。那个黄土高原上有着成熟思维,脚踏实地,重情重义,忍辱负重,不卑不亢的少年,以从不好高骛远,执着上进向阳的情怀深深震撼并影响了每一个读者的心。
孙少平对生活的选择从来都是绝地反击,他将他平凡的生活交付给了农田,城市工地,还有煤烟四起的煤矿坑道,这些最平凡最真实也最接地气的底层,像极了芸芸众生的我们每日里在各自战壕里的摸爬滚打,可是孙少平用不一样的坚韧硬是支撑起了他不一样的气骨,开启了他不一样的人生格局。他人生始终向阳的目标与方向,在苦难中磨砺出的坚韧给了他奋起的支点和勇气,让他有了跨越了所有的世俗黑暗和倦怠的动力和信念。
对比我们现在不少年轻人的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伸手索取,《平凡的世界》俨然就是一部案头最好的一本励志书。遇见好的文字,往往能平静中起惊雷,大概就是从读到这本书起,十五六岁的我俨然有了远远甩开同龄人一条街的认知:把吃苦耐劳当成了一样宝随取随用。
《平凡的世界》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充满活力的生命之歌,以一幕幕催人泪下的苦难奋斗画面告诉人们:苦难与挫折只是个躯壳,真正广阔的生活意义在于我们对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诚,坚强与热情。也正如史铁生所说的:“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
3
二、“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以情动人
《平凡的世界》无形中温暖我们的心的,是它文字间无处不在奔涌的浓浓的爱,对土地,对父老乡亲,对亲情、对友情、对爱情以及对人生的明媚的追求与希望。它描绘的是一曲爱的交响乐,对亲情的爱,少安与他的父亲,还有妹妹兰香与少平、少安的兄妹情谊,一个平凡的环境,一个一包乱的家却只因那相扶相携的亲情而变的富有,还有文中几度戳泪让人牵肠挂肚的爱情……这亲情、友情、感情一齐织成了一张温暖人心的爱的网,时时刻刻给咱们温情与力量。
可以说,《平凡的世界》写尽了让人头皮发麻的生活的心酸无奈挣扎和反抗,也写尽了感情世界的深情和无奈,这是平凡世界平凡如我们同病相怜之处,也是渺小如我们最能感同身受的一点。
正如冰心曾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路长径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凄凉。”
这感情,这友情,再加上一份亲情,便必须能够使你的性命之树翠绿茂盛,无论是阳光下,还是风雨里,都能够闪耀出一种读之即在的光荣了。
“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西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林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不会在留存,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眼看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没有到来。”尽管时光荏苒,此刻的黄土高原的外貌还依然如故,那里仍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一如路遥所讲述的那样:情满人间。生活在平凡世界中的我们啊!多看看我们的周围,父母千里之外的一声叮咛、成功时兄弟姐妹的一声道贺、失落时爱人不离不弃的一语安慰,让咱们重新把这些爱的片断好好品味、珍藏,作为内心的一份福祉宝藏永久留存。
感恩这世上所有美好的遇见,感恩《平凡的世界》里举重若轻的文字魅力,感恩平凡生活里这些美好人性光辉的照耀,不仅擦拭了我们的灵魂,还带给我们了一场不一样的震撼心灵的成长地震。
作者简介
杜苁蓉
山西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学语文教师,硕士学位,教学能手。
喜欢用文字跳舞,书写生活的纸短情长,用喉咙放歌,演绎课堂的曼妙多姿,想要温柔以待这个世界,想把诗和远方就定格在当下。
栏目负责:谭付波、张艳霄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