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天赋河套塞上江南

8月6至9日,践行“四力”走边疆“全国百家党报社长(总编辑)巴彦淖尔行”大型采访活动顺利举行。

 

此次活动由中国北方报业大联盟、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主办,巴彦淖尔日报社承办,以践行“四力”走边疆为主线,以“聚合融媒力量,赋能品牌成长”为主题。活动为期4天,来自全国百家党报的多名媒体大咖走进临河区、五原县、乌拉特中旗、杭锦后旗、磴口县等5个旗县区,深入企业、乡村、牧场、田间,共同感受巴彦淖尔的自然地理、风土人情、社会经济的发展成果。

巴彦淖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黄河几字湾顶端。

  

巴彦淖尔是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面积6.5万平方公里,人口万,聚居着蒙、汉、回、满40多个民族。

  

“天赋河套,世界共享。”祖国正北方,阴山脚下,黄河岸边;地形天生、天赐沃土、滋味天生、天然灌溉。

  

大自然的华丽馈赠和河套儿女的勤劳勇敢,造就了巴彦淖尔独特天成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根基。塞上江南、绿色崛起,巴彦淖尔热情豪迈,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以“天赋河套”品牌引领农牧业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正如歌中所唱:

  这个地方,一季好粮

  这个地方,瓜果飘香

  这个地方,绿野茫茫

  这个地方,碧波荡漾

  ……

塞上江南,绿色的守望;天赋河套,世界的目光。

“天赋河套”品牌建设:落一子而全盘活

年6月底,内蒙古金草原肉业科技有限公司的18种产品正式成为“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第三批授权使用产品。

  

时至今日,该公司董事长刘奋泽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难掩激动之情:“这是对我们事业的肯定,也是对公司的鞭策。”

  

“天赋河套”品牌的评审及其严格,刘奋泽的兴奋在情理之中,“金草原”能够获得授权,靠的是本身的实力。

  

▲河套酒业产品

人们都说,“金草原”饲养的胡羊(羊的一个品种),比人类还要幸福,住的是“智能化豪宅”,屋子里冬天有温控,夏天有喷淋,饮水全自动,喝的是甘甜爽口的纯净水,每天还要进行8小时的轻音乐熏陶……正是如此高质量、高标准的饲养,培育出了胡羊的高颜值、高价值:瓜子脸、高鼻梁、乌黑的双眼、雪白的身体;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普通羊53%,胆固醇含量低于普通羊55%,激素、抗生素、药残检测无残留。

  

▲内蒙古圣牧高科奶业公司天赋河套产品

目前,“金草原”全线运营存栏繁育母羊15万只,年出栏谷饲羔羊45万只,并采用国内领先的冷鲜加工工艺,年屠宰羊50万只。

  

“借助‘天赋河套’品牌之力,我们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取得更大的成绩,最终让包括我们在内的河套地区优质农畜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刘奋泽这样评价“金草原”获权使用“天赋河套”品牌的意义。

 

他的话是基于前两批获权公司及产品的效果说的——恒丰河套面粉全网销售额较上年同比增长%;三胖蛋瓜子单品全网销量第一,天猫旗舰店销售额比上年增长48%,京东店比上年增长%;河套酒业首批价值30万元的白酒走出国门,进入美国明尼苏达州市场……今年一季度,巴彦淖尔销售收入万元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有家,实现销售收入94.8亿元,同比增长7.6%,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7.2%以上。

受益的不仅是企业。

  

 ▲三胖蛋瓜子

“天赋河套”让巴彦淖尔走到了舞台中央。自“天赋河套”品牌发布以来,巴彦淖尔已组织多家河套绿色农畜产品生产企业,参加了北京“天赋河套”品牌发布会、北京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国际展销会、大连进出口贸易会、第21届中国(重庆)国际投资暨全球采购会、第17届中国西部成都国际博览会、香港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精品展等10多场全国农畜产品展销会,同时采用“天赋河套”全国巡展方式走进全国一线城市,成为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消费者眼中的“明星”。

  

▲兆丰

“天赋河套”,让农牧民增收梦想成真。通过订单契约型、服务协作型、股份合作型等9种农企利益联结方式,巴彦淖尔农企利益联结覆盖率达到80%以上,20万户农牧民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去年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万元,农牧民人均来自产业化的收入近万元,占总收入的70%以上。

  

落一子而全盘活。“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绝不简单的是目前的15家企业、49款产品,它的背后,是巴彦淖尔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全力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目标要求,提升农牧产品原产地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忠实度,探索具有巴彦淖尔的农业品牌之路而做的一项工程。

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小风眼难睁,大风活埋人”……在遭受乌兰布和沙漠危害最严重的巴彦淖尔磴口县,曾经流传着这样的民谚。

  

上世纪80年代,时任磴口县红盛义村党支部书记谢恭德觉得,当地饱受沙尘侵害,地贫人穷,要想生活改善,必须治沙。他在心里默默许下愿望:一定要让寸草不生的沙漠披上绿装。

  

▲磴口沙漠水稻

年,乡政府决定把该村苦豆弯和牛眼睛圪卜一带(原坝楞乡新河村河西)约0多亩荒漠土地承包给个人开发治理,种树种草,却无一人愿意。谢恭德不顾家人反对,把家里全部积蓄投入进去,还“说服”3个儿子辞去工作,加入到了治沙种树队伍。

  

多年辛苦,终见成果。年,80岁高龄的他为治沙整整干了40年。0亩荒漠种满了杨树、柳树、榆树、沙枣树、梭梭、河柳等十多种植物。

  

如今的乌兰布和,已由沙进人退变为人进沙退,由沙尘肆虐变为和风细雨,由黄沙变为林木葱葱,由人迹罕至变为产业兴旺。这个变化,既是一代又一代人努力的结果,也是近年巴彦淖尔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发挥的巨大作用,其中“产业治沙”成效尤为明显。

  

年,圣牧高科进军乌兰布和沙漠,用9年的时间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沙草有机产业体系,将22万亩荒漠变成绿洲,并生产出让国人放心的全程有机奶,拓展出一条沙漠治理和循环农牧业协同推进的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圣牧高科草业,一片片圆形的苜蓿、青储玉米、燕麦草等种植区,不仅起着重要的防沙治沙作用,还是圣牧高科10万多头奶牛的口粮。万亩光伏产业园、仁创沙漠水稻基地、洪涛有机山药园、诺民有机葡萄园、王爷地肉苁蓉基地、万泉湖旅游区等一处处生态绿洲分布在大漠腹地,让昔日黄沙漫漫的乌兰布和沙漠呈现出勃勃生机。

  

据统计,截至年底,磴口县万亩沙漠披上了绿装,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0.56%,林草覆盖率达到了37%。年,全县沙尘天气日数为天,年减少为31天,现在继续呈下降趋势;乌兰布和沙漠向黄河的推进同样放慢了脚步,由以前的年平均推进12.64米,减为8.39米、3.28米,年至年间,沙丘每年向黄河推进1.87米。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乌兰布和沙漠治理,是巴彦淖尔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的典型代表。与此同时,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矿山、草原和林业生态修复、建设等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并取得成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巴彦淖尔深知这个道理,并努力付诸实施。

田园综合体: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盛夏,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富强村内驿站的大戏台上,锣鼓已经敲响;戏台下,四面八方来的游客坐在古色古香的回廊间,闻花香、聆鸟语、赏鱼跃,静待好戏上演,回味富强村的别样风情……

  ▲临河区狼山镇富强村

脑海中,一座座白墙红瓦民居再次浮现,高高的门楼,耸立的女儿墙,红、白两色的宫灯,仿若回到明清时代的景致庭院;漫步村道,草木茵茵、花卉艳艳,长廊凉亭转角可邂;荷塘里,荷香盈盈,水榭楼台横跨于上,又仿入江南水乡;余平米的广场上,歌舞升平;采摘园内,无公害瓜果蔬菜青翠欲滴,咬一口唇齿留香。

  

曾经无人问津的僻静小村,摇身成为环境优美、生活富美、社会和美的现代化新农村样板,富强村“嬗变”的脚步还未停歇。如今,富强村又构建起了“1个中心+3个区域”的田园综合体发展格局(以富强五组村庄为中心,镜湖湿地保护区、果林经济区、花海景观区三个区域),积极打造具有河套特色、惠及四方,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乡村振兴样板村。

  

山村摇身展新姿,正是明星璀璨时。狼山镇富强村田园综合体项目是巴彦淖尔市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的一个典范,中旗海流图镇万亩田园综合体项目、杭锦后旗“瓜蔓蔓”田园综合体项目等在历史底蕴丰厚的河套大地上竞相涌现,让“农”底更扎实,产业现兴旺,更为全市振兴美丽乡村探路寻道。

  

年,巴彦淖尔出台了《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创建的实施方案》,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目标,高起点谋划、高科技支撑、高标准建设了一批田园综合体,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

  

现在,巴彦淖尔怀着“绿色产业集聚区、生态文明示范区、乡村振兴样板区、对蒙开放先行区、美好生活共享区”的目标,努力向建成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的方向前进,从而为实现“塞上江南,绿色崛起”提供坚实支撑。

  

巴彦淖尔,未来可期。

8月19日

《云浮日报》专题报道

记者:植发炜刘键

责编:赖秀梅

值班主任:赵军鳗

值班总编:卢利文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专治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congronga.com/rcxt/34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