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故事,教会你帮助别人的同时,净化自己

慈善,不仅仅是帮助别人,更是在净化自己的心灵,感动着自己。

颜明,长江商学院EMBA14期校友、西安立丰企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近日,第三届长江公益奖颁奖典礼暨公益论坛在北京圆满落幕,数百位热衷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话长江公益。

第三届长江公益奖年度长江公益人物获得者、长江商学院EMBA14期校友、西安立丰企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颜明出席了论坛,并在长江公益C-Talk演讲中,通过自己在公益实践中真实经历,与在场的嘉宾分享了他所理解的“企业公民社会责任”。

以下为部分颜明分享实录:

说起公益必须说慈善,慈善和公益应该称得上是一对同胞兄弟,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基因,但是他们也不完全相同。慈善与公益不同的是他是对固定人群的救助,而且慈善是救助别人、感动自己、净化自己的心灵。

年,我当时出任陕西省晋商商会会长,我发起了作为一个商务组织应该从事的社会慈善公益活动,这是我们企业家必须做的,也是企业公民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我记得年的时候,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女孩,一个需要换肾的女孩:父母下岗,大学刚毕业参加工作就检查出了尿毒症,需要换肾。由于没有钱医治,家里贫穷,医院用透析延续生命。但透析也是需要钱的,家里的资金供应不上。

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我带着我们公益医院的时候,她的父亲在大门口接待了我们,微笑着和我们握手。

我当时心里一惊,独生女儿患了这么重的病,你怎么还能微笑。我还害怕是假的,但是进入病床以后看到了真实的一幕:这个女孩蜷缩在床上,已经瘦的皮包骨。

我问她父亲孩子病情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她的父亲是喷出来的哭……

这一幕在我的人生中深深烙下了烙印,所以我们坚定一定要救助她。很幸运,11年12月份就获得了肾源,年元旦那天就做了换肾手术。现在她已经是一个身体非常健康的女孩。因为这一次的捐赠,让我们感觉到慈善不仅仅是帮助别人,更是在净化自己的心灵,感动着自己。

所以我们就从年发起了“点亮生命之树”慈善公益基金。为什么叫“点亮生命之树”?因为我们资助的是因病无钱医治的人。这个项目刚刚立项,就在微博上发现,有一个甘肃的女孩,得了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她的父母双亡,弟弟上大学也是靠她打工资助。

医院去看望她,为什么要去看望她呢?因为这个女孩和中国器官捐赠组织签订了合同说,“我死以后,把我所有的器官捐赠给需要的人,哪怕一秒钟一分钟后我死亡,我将面带微笑的迎接它。”这句话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我就带着我们医院看望了她,当时她已经停药了。有很多大学生,很无奈的围着这个女孩,她被一个塑料罩子罩在里面,因为不能感染。一些大学生有爱心,但是没有钱,显然这种病是需要钱的,他们只能在那里帮着她打饭、洗脚,做些这样工作。我们当时问医生,这个女孩能不能救。医生说完全可以救,就等着配型成功,进行骨髓移植,在这期间只要药物有保证,她就有希望。从年到现在,我们一直在救助,遗憾的是,到现在没有配对成功,但是她仍然活在人间。

第三个我们救助的一个农业大学的大学生,也是父母双亡,靠哥哥在矿山打工送她上学。大四那一年开学了,她靠的是贷款交学费,村里的人骑着摩托车带她去县城领贷款,结果在过一个桥的时候,由于路滑,摩托车倒了,她从桥上摔下去,直接砸在河床上的石头上,瘫痪了。

当时,我们在报纸上看到这个报道,这个女孩还有一年就毕业了,由于家庭没有钱,生命救活了,但是人生完了,她只能躺在家里,全身上下只有头和手能动。我们了解这个情况后对她进行救助,用了四年的时间,使这个女孩现在可以柱着拐杖站起来。也就是因为这一举动,感动了她的大学:西北农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成立以来第一次校长把文凭送到学生家里颁发的,只有这个女孩。

就像刚才几位嘉宾在演讲中所说,我们在做慈善当中有真的有很多无奈。中国每年器官捐赠有三万多人,但是真正能获得器官移植的只有三千多人,这里面有方方面面的原因,有制度的原因,有管理的原因,有信息的原因等等,当然还有钱的原因。

从年开始发起到现在,我们陕西省晋商商会“点亮生命之树”帮助的人已经达到12人。遗憾的是我们曾经给一个男孩换肾,没换成功,不幸离世。还有一个5岁的小男孩等着骨髓配型,还没等到就离开了。但是我们同时又知道有三万个器官但只有三千个人可以接受移植的时候,这恰恰是我们做慈善和公益必须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必须继续做的一件事。

再说说公益,公益实际上是社会公众事业的简称,它是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产品。我是阿拉善SEE的会员,西北中心主席,也是本届理事会的理事,机构建设中心主席,自从参加了阿拉善,我从此不再吃野生动物,从此出差自带牙刷、牙膏,从不用酒店的拖鞋,也不用飞机上的拖鞋。

我们经常讲环境保护缺的是什么?缺的是钱。因为我们要恢复被我们人类由于过分的开采而破坏的环境,需要大量的钱来恢复它。但环境最不缺的又是什么,也是钱。因为我们都知道你有再多的钱想把环境恢复起来也不是一天能做的事。

北京的沙尘暴没有了,应该感谢阿拉善的多个企业家。当时创始的时候只有70多个企业家参与,今天已经有多位了,就是他们在阿拉善盟沙漠,用了十年的时间治理土地荒漠化。沙漠和地球上的的湖泊海洋一样是自然的,我们不需要治理,甚至不能把它消除,我们需要治理的是沙漠中间的土地荒漠化。土地的荒漠化是因为我们把植被砍掉来种农作物,由于种农作物需要大量的地下水,地下水枯竭使土地荒漠化。中国每年土地荒漠化是一千平方公里,如果不去治理,在不久的将来三大沙漠就会握手,阿拉善要做的就是让三大沙漠永远不能握手。

做公益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我们只有爱心和激情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有科学的治理方法。阿拉善SEE公益也曾经在制度上出现过的问题,因为我们背离了牧民的生活,只从环境考虑,显然是不能落地的。所以我们最后种梭梭,由于梭梭可以固定沙漠的流动,而且梭梭可以嫁接肉苁蓉,肉苁蓉是沙漠人参,又让他们从种玉米变成种节水小米,由于节水小米的产量低,又不能污染,所以当地的这些产品我们阿拉善SEE来买,买了以后向社会去卖。包括在腾讯,很多平台上都有这样的节水小米,我们叫“任小米”,因为是任志强代理的。所以说做公益只凭一颗公益心是不够的,还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去做。

我们常常讲一个人的努力真的很渺小,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能够行动起来,我们一定能改变这个社会,特别是在环境保护方面。

年以前,中国的企业家环境保护方面做的只是一种宣传,而年以后,从阿拉善SEE的建立,中国企业家开始直接参与环境保护工作,阿拉善SEE现在在全国有12个中心,会员发展到多个,每年每个会员捐十万,总共六千多万。我们在北京又成立了北京企业家环境保护基金,两年前批准为公募,这个基金每年还能融一个多亿。钱多了,荒漠化治理又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我们又提出新的口号,叫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维护一方水土,因此我们又有很多的中心建立起来,比如西北中心就以保护秦岭立项,湖北中心以保护长江的白鳍豚立项,让企业家在自家的门口从事环境保护。

几年前,新闻媒体说我是中国第一代改革开放的创业者,我后年就是整60岁了。几年前我们议论我们这一代人交给子女什么?把企业交给他?还是给他留下财富?还有研究企业接班人的传承问题。实际上我做了这么多年公益和慈善后,我认为这种讨论太乏味,因为在我们中国有个说法:子女不如我,留钱干什么?子女比我强,留钱又做什么?所以我在思考,我们应该为人类留下什么?我认为应该留下两个遗产:第一,公平、公开、公正的社会竞争环境。因为只有这样的法制环境,子女们才能在社会中公平竞争,不输在起跑线上,或者不输在权力的争斗中。第二个就是人类可持续生存的地球。子女的钱再多,我们对环境的破坏不节制,最后地球都毁灭了,你留钱又有什么意义?所以留给子女的这两个遗产是我们第一代企业家,或者应该每一代人都应该追求的目标。

我经常这样讲:做慈善是帮助别人、感动自己、净化自己心灵。做公益,是从事社会公共实践活动,自己也从中在享受,是为了自己家族的延续而做的一件事情。我相信,在长江我们提出的“无长江,不公益”,恰恰就是我们长江的文化。作为一个长江学子,我将会把公益和慈善工作继续努力做下去,我也相信在全体校友和学院的支持下,我们长江的公益事业一定会发扬光大。谢谢大家!

END

赞赏

长按







































小儿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北京看白癜风疗效最好专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congronga.com/rcsh/3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