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样的不良情绪,就容易得什么病

这是简希的第56篇原创文章

图片来自网络

昨天,我悟到了,人生的基础是健康的身心。

身体和心灵是不分家的。

强壮的体魄往往与强大的内心相匹配:健康的体魄,会带给人美好的心情;美好的心情,也会让体魄更健康。

反过来也是成立的。

孱弱的身体往往有一个雾霾的心情紧紧相随。没有好身体,难有好心情;没有好心情,难有好身体。

今天,我想要分享一本好书给大家,关于身心健康方面的中医书籍,是我特别喜欢的罗大伦老师,专门为女性写的一本书。

这本书的名字是《女性90%的病是憋出来的》。女性天生细腻敏感,现代社会压力又大,不良情绪就有了可乘之机。如果我们把不良情绪化解掉,90%的疾病不会找上门。这不是我们都希望拥有的健康吗?

本书作者,罗大伦博士,年生,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一直致力于将古代的中医文化介绍给现代人,广泛地在互联网、电视、报刊等媒体上传播中医知识。

他写了不少书籍,我最先读到的是关于如何养育孩子的书籍《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被他的慈悲心感动。那时的我,不会养孩子,就看他的书;心情不好,也拿出他的书,翻一翻,就能消除我的负能量。如今罗博士开始为我们女性写中医保健的书了,真是我们女性朋友的福音。

罗博士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身体和情绪的关系,就像河床与河水的关系,良好的情绪应该是;流淌但不郁结,经历但不压抑,感受但能放下。但如果情绪一下子来得太多太猛,太澎湃激烈,狭窄的河道便会难以容纳,这时,憋住的情绪就会导致洪水泛滥,最终冲毁作为河床的身体。

不良情绪会引发六郁—气郁,血郁,火郁,湿郁,痰郁,食郁,每个环节都纠缠在一起,互为因果,给人带来不同的疾病。

我们很多人知道不良情绪千般不好,但就是管不住自己,这是为什么呢?

根本原因是认知扭曲引发了一系列情绪,带来一系列疾病。

罗博士归纳出四种常见的“认知疾病”。

一是“比较病”。这些人总是喜欢与别人比较:“凭什么他们就称心如意,自己却过得这么辛苦。”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人就会愤愤不平,并且难以释怀。

二是“应该病”。认为事情“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当事与愿违后,便心怀不满,情绪久久不能平静。

三是“受害病”。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这样的想法会让他们长期浸泡在委屈和怨恨中,悲悲戚戚,看不见生活中的光明。

四是“嫌弃病”。认为自己不够好,没有多少价值,被人嫌弃,并由此滋生自卑、羞愧、不安、内疚、忧郁和失望等情绪。

当认知改变了,情绪就会发生变化,慢慢地,身体和命运也会发生变化。

为了让读者深刻认识到,扭曲的认知是不良情绪的源头,罗博士自曝自己的渣男经历,把曾经的阴暗面无比坦诚地展现给读者。

我之前虽然看过很多书,却没读过什么经典,一路懵懵懂懂,迷失在了欲望中。

所以,直到37岁时,我不仅一事无成,还跟家里伸手要生活费,大家想一想,这样的人会是什么人?

当时我父母生活还不错,可是他们不肯给我资助,这让我很恼火,以至于我跟父母说出了这样的话:“早晚有一天,你们走的时候这钱都是我的,你们早点儿给我,我早点儿幸福,为什么现在不给我?”父母不给我钱,原本是一片好心,想让我痛改前非,学会独立。但我居然说出那样浑蛋的话,这已经不是渣男能形容的了,现在的我要是遇到过去的我,一定会狠狠扇他几个耳光。

我过去还很自私、贪婪,看到什么秘方,会把它塞到枕头底下藏起来,别人找我开方,得先把钱给我,然后我把中药抓来磨成粉末,再给对方,让人看不出我开的是什么方子。现在,我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congronga.com/rcxt/93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