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养生季三伏天养生小妙招,请查收

儿童白癜风的危害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24345.html

养生季

三伏天即将开启

“焖蒸”模式的高温天马上登场

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

你做好准备了吗?

入伏养生小妙招,请查收

“加长版”三伏天

一年一度的三伏天即将来了,俗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这也意味着到了夏季最热的时候,而今年的“三伏天”更是长达40天。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

年三伏天时间表

年三伏天从7月11日开始,8月19日结束,历时40天。

初伏:年7月11日-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年7月21日-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年8月10日-年8月19日,共10天。

这些禁忌不要犯

1

忌不开窗通风

三伏天,不少人怕热,会室内闭窗吹空调。其实,潮湿热、通风差的室内也易引发中暑而且使用空调不开窗换气,空气质量会变差,也会致病。

|建议|:

每天开窗通风两次以上,每次15-30分钟。

2

忌只吃水果

三伏天,身体出汗多、消耗大,易疲劳、没胃口,不少人选择吃点果蔬了事。营养不全面,免疫力降低,就可能导致疾病。

|建议|:

果蔬不能少:多吃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如香蕉、香瓜、西红柿、芹菜等;蛋白质:适当吃些瘦肉、鱼、鸡蛋等;谷物:出汗会丢失B族维生素,而谷类含丰富B族维生素。

3

忌冷风对着吹

对着空调直吹,会使颈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

|建议|:

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可以搭个披肩。

“最佳养生季”三伏天

俗语说:“热在三伏。”我们终于迎来一年中最闷热难熬的日子。但同时三伏天更是“冬病夏治”的重要节点,是一年中最佳的“养生季”。

●三伏天·冬病夏治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也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三伏时节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张开。此时治疗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地以热治寒,鼓舞阳气,驱散体内寒气,调整阴阳,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频率或彻底根治疾病的效果。

●三伏天·以热逼寒

三伏天,外界阳气最盛,湿气最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此时做养生,排湿、排寒,扶正祛邪,行气活血,延年益寿效果是平时3倍以上!

何为“冬病夏治”?

“冬病”指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症,长期反复发作,影响脏腑经络功能,缠绵难愈。

“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节,自然界气温最高,同时机体阳气最旺、体内凝寒之气易解之时,借自然之“温”“热”,外用穴位敷贴,温补阳气、利湿散寒、活血通络,祛除体内沉积的寒气,增强机体之正气,调整阴阳,使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哪些“冬病”需要“夏治”?

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胃功能絮乱、慢性腹泻;

妇产科疾病,如: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寒等症;

疼痛性疾病,如:颈肩腰腿痛、风湿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

疑难杂症,如:四肢寒凉怕冷、怕吹空调、免疫力低下、易疲劳、遗精早泄等。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帖敷、针刺、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而在三伏天贴三伏贴士再适合不过的了。

“三伏贴”又是什么梗?

三伏贴:三伏天敷贴疗法是应用比较广泛的冬病夏治方法之一。三伏天将温阳祛寒的药物研为细末,用药汁调匀,制成药饼,敷贴在人体相应穴位上,通过药物的经皮吸收,刺激局部经络穴位,激发全身经气,达到振奋阳气,温通经络,祛除寒邪作用的一种外治方法。

●三伏天为何要贴三伏贴

三伏天,外界阳气最盛,湿气最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此时用三伏贴贴敷透骨、排湿、排寒、扶正祛邪,行气活血,延年益寿效果是平时3倍以上!

●三伏贴怎么贴

三伏贴针对的是反复发作,冬季加重的慢性病,是预防为主的治疗措施,并非立竿见影。许多疾病需要连续坚持治疗3年或者是更长的时间才能见效,所以患者请至少坚持贴3年。

三伏贴适应症

妇产科疾病

痛经、月经不调、产后怕冷、坐月伤风、慢性盆腔炎、子宫脱垂、宫寒不孕、带下病、腰痛症属肾阳虚、寒湿凝带、寒凝血瘀等。“三伏贴”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治疗痛经疗效好。三伏之日,脏腑气血通畅,药物易于深达脏腑,是治疗痛经的好时机,同时配合中药口服,治疗痛经疗效更佳。

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多与寒凉有关,故冬季易发,夏季则缓。“缓则治其本”,三伏天,自然界阳气充沛,机体阳气亦旺盛。三伏贴,振奋阳气、温煦肺脏、强基固本、祛邪御寒,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止咳平喘疗效好。

疼痛性疾病

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关节疼痛等。颈肩腰腿痛多因风寒湿邪侵入,阻滞经络,不通则痛。“三伏贴”借自然界之阳气,通过刺激经络腧穴,促使药物经穴位入经络、归脏腑,攻击“风寒湿”等阴寒之邪,有效治疗颈肩腰腿痛之“酸”“冷”“麻”“痛”等临床症状。

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等。

小儿疾病

小儿反复感冒、咳嗽、哮喘、纳差、厌食、多汗、遗尿、慢性腹泻等气虚、阳虚症。

亚健康调理

阳虚体质(畏寒怕冷)、气虚体质(气短懒言、体倦乏力)、免疫力下降等。

三伏贴禁忌症

●三伏贴虽好·可不能乱贴哦

1.体热、火旺、常口干舌燥不适宜。

2.孕妇、严重心脏病、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患者不适宜。

3.皮肤易过敏、皮肤娇嫩、瘢痕性体质的人应谨慎贴敷。

4.2岁以下的婴幼儿皮肤娇嫩不适宜。

●三伏贴·注意事项

1.贴敷时间因人而异,谨遵医嘱。(一般2岁-6岁贴敷10分钟至30分钟,6岁-12岁贴敷30分钟至1小时,12岁-18岁贴敷1小时至2小时,18岁以上2小时至4小时)。

2.贴敷部位有热感或微微刺痛感是正常反应,不需处理。如出现明显的红、肿、痛及瘙痒,或小儿哭闹不止可提前取下药膏,避免抓挠;如敷贴部位局部有水泡也不必惊慌,这样效果更好,但请及时咨询医生;若出现皮肤过敏,医院治疗,不要自己处理。贴药有些会出现皮肤有浅色印记,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消退。

3.贴敷期间饮食应清淡,应戒食“发物”如:牛肉、烧鹅、鸡、鸭等;同时避免吃冷饮以及冰镇的食品,禁饮酒,以免引起过敏反应。

4.贴敷当天,不宜游泳,不宜洗冷水澡,药贴取下后一小时内不宜洗澡。

5.注意保暖,贴敷当天,在空调房温度不可太低,更加不能冷风直接吹到贴敷部位。

6.接受治疗的当天,建议尽量穿着较宽松、深色的衣服,以便贴药操作。。

7.正处经期且月经量多者不适宜进行贴敷,月经量少或者处于月经末期的经期女性,则可进行贴敷治疗。

最佳贴敷时间

贴敷时间(具体时间以科室为准):

第一贴(头伏)

年7月11日-年7月20日

第二贴(中伏)

年7月21日-年7月30日

第三贴(中伏加强)

年7月31日-年8月9日

第四贴(末伏)

年8月10日-年8月19日

每贴间隔时间应大于7天,以医嘱为准

针灸康复科

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黄彩莲·主治中医师

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工作40余年,先后在北京医院(医院))。医院,医院进修深造。

擅长:水针刀,刃针,腹针,梅花针,毫针等针法,对中医药配合针灸推拿调理脑梗,中风偏瘫有独特疗效,对颈椎病,腰腿病,面肌痉挛,面瘫,慢性胃肠炎,三叉神经痛和失眠等有丰富的治疗经验。中医针灸美容美发效果显著。并利用小针刀,九宫八法,八卦等理疗方法,治疗杂病,怪病及疑难杂症具有独到疗效。

预约

●黄维桢·主治中医师

从事中医针灸医疗工作60余年,在颈椎、腰脊椎、颌关节、肩周炎、面瘫病变、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及疑难杂症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诊疗方法。

预约

●单霞·中医师

从事针灸推拿10余年,擅长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盘突出、肠胃调理等的针灸推拿治疗,并一直致力于疼痛科和亚健康方面的研究学习。

预约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congronga.com/rcxt/90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