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小种子rdquo厚植心

——柳州市北雀路小学迎接“根在基层”年教育部直属机关青年干部调研实践活动

年11月26日下午,由中国教科院课程教学研究所黄琼博士带队,中国教科院课程教学研究所刘晓荷博士,中国教科院办公室唐冉,新闻宣传中心季晓旭,中国教科院课程教学研究所杨颖东博士,中国教科院中国德育杂志社赵广忠主任等人组成的教育部直属机关青年干部调研团赴柳州市北雀路小学开展“根在基层”年教育部直属机关青年调研实践活动。柳州市教科所副所长唐丽,柳北区教育局副局长杜伟军,柳州市教科所劳动教育教研员顾虹和部分小学校长参加了此次活动。

首先由柳州市北雀路小学校长覃燕向与会人员进行了题为《“小种子”厚植心田,劳动教育落地有痕》——柳州市北雀路小学“小种子”劳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的汇报。汇报中,覃燕校长介绍了小种子”劳动课程育人的整体性构建,以课题为载体,系统构建了以“实践+”为定位的劳动课程群。对于“小种子”课程校本化实践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劳动校本课夯实基础,着力培养学生基本劳动技能。2.学科渗透课拓展时空,着力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劳动意识。3.活动实践课提供平台,着力于培养学生劳动精神,引领学生亲身体验劳动价值。4.校内外联动,着力营造劳动教育新生态。劳动教育依托本校自主开发的《阅读柳州》实践课程,将劳动教育与校本课程进行融合,让学生感受多种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并且学校投入开发的“小种子”劳动教育基地更是激发了学生对劳动课程的浓厚兴趣。

随后,与会人员观摩了北雀路小学陈婧老师上的劳动实践课《白萝卜的种植》。陈老师带领同学们自主合作探究,归纳总结第一次种植白萝卜种得比较瘦小的原因。同学们通过观察、讨论,上网查阅资料,寻求本校科学老师以及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老师的帮助,最终自主得出结论白萝卜种植与选种、天气、土壤、施肥等有着紧密的联系,理论先行,很好地指导了同学们第二次种植萝卜。课程的后半段,是实践阶段,由北雀路小学黎春迪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小种子”劳动教育基地,亲自将理论付诸实践,完成了第二次的萝卜种植。

最后,调研组观摩了“小种子”城园.实践课程中学生的劳动成果展示,其中包括扎染、拓印、茶艺展示、石头画、桥梁设计、绣球制作、桂饼文化展示等。专家在观赏多种多样劳动成果展示的同时,还亲自动手体验,感受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实践活动。

调研组各位专家认真听取了北雀路小学在劳动教育中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并且观摩了该校阶段性成果展示之后,赞扬了市带动区域,区域带动学校所取得的成绩。希望在将来探索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能够继续区域联动深入研究,总结经验和典型案例,为其他区域提供有效的范例,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同时也让劳动这颗种子厚植于孩子们的心中,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强化学生劳动观念,弘扬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congronga.com/rcxt/90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