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模拟训练5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1X4=44分)
温度适宜度反映气温对水稻种植制度、方式的影响(数值越大越有利于水稻生长),过高和过低的气温都会降低温度适宜度。图一示意和年我国南方部分省区早稻关键生育期温度适宜度分布,图二示意丙地和年早稻提前移栽(插秧)的温度适宜度和高温日数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甲、乙两地早稻关键生育期温度适宜度差异的因素是( )
A.地形起伏季风环流
B.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C.植被覆盖河网密度
D.地形起伏海陆位置
2.丙地区早稻提前10天移栽可能会( )
A.增大冻害风险B.增加灌溉水量
C.减少高温危害D.提高复种指数
日本人口数量自年出现负增长以来,人口总数不断下降,老龄化形势严峻,社会负担加重,但首都及附近地区人口却呈现增加趋势。现在,日本政府一方面鼓励生育,一方面准备推迟退休年龄。下图为日本人口走势图。据此完成3~5题。
3.日本人口增速最快的时期应是A.~年B.~年C.~年D.年以后
4.年以后首都及附近地区人口呈现增加趋势的原因是
A.养老设施完善B.教育水平高
C.环境质量优越D.就业机会多
5.根据预测,~年日本人口
A.老龄化加剧B.儿童数量增加
C.出生率提高D.劳动力增多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持续升高,给世界各地的生态环境改变、农作物熟制和布局、种植结构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影响更为显著。下图示意甘肃省东南部冬小麦和冬油菜适宜种植区北界变化。据此完成6~8题。
6.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90年代甘肃省东南部冬油菜适宜种植区
A.向东扩展约km
B.向西扩展约km
C.向北扩展约km
D.向南扩展约km
7.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甘肃省东南部冬油菜适宜种植海拔高度将会
A.持续升高B.持续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
8.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该地区冬小麦
A.生长周期变长B.越冬期缩短
C.返青期推后D.收获期推后
知识密集型制造业是指以技术和创新活动为核心,在产品和生产流程中具有较高的科学知识附加值的制造类企业。20世纪80年代,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进入中国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90年代,该类型企业向中国内陆城市扩张,并且由早期合资为主的方式转变为独资为主的方式。据此回答9~11题。
9.80年代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集中进入中国沿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A.工业基础好 B.廉价劳动力
C.国家政策D.海运便利
10.对比沿海,中国内陆发展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的主要优势是( )
A.市场经济制度完善
B.技术和人力资源成本低
C.与周边国家贸易量大
D.地方政策更优惠
11.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业进入中国方式的转变,最主要目的是( )
A.知识产权的保护
B.经济利益最大化
C.便于生产经营管理
D.提高资本利用率
二、综合题(共56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在西北荒漠地区陆续建成了多座微藻生物工厂。微藻是一类单细胞生物,叶绿体几乎充满整个细胞,可以通过整个表面进行光合作用;微藻生长速度快,繁殖方式简单,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35℃温度最为理想),以几何级数增加(1个心球藻细胞经过1个月的繁殖,可以变为亿个)。在微藻生物工厂的生产车间,微藻被放置在全封闭、高纯净的透明玻璃管道悬浮营养液(可循环利用)中,作为太阳能转化。微藻生产装置在进入正常运转阶段后,可以实现自动化流水线生产,每天都能有收获;收获后的微藻可以加工成高营养价值的蛋白粉或航空燃油等多种产品。下图是微藻生物工厂的生产车间。
(1)简述我国西北荒漠地区发展微藻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2)在微藻生物工厂,微藻被放置在全封闭、高纯净的透明玻璃管道悬浮营养液中,但微藻生产车间仍需加盖玻璃外罩。分析微藻生产车间需加盖玻璃外罩的原因。
(3)与传统的种植业相比,说明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微藻产业的优点。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戈壁红驼”是蒙古族原始传统畜种之一,生活在内蒙古狼山与中蒙边境间的荒漠草原,属游走性动物,采食范围大,食性广杂,以梭梭、骆驼刺等盐地沙生植物的嫩枝为食,繁殖缓慢。梭梭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植物,其根部寄生有次生植物肉苁蓉,但根部多鼠洞,威胁其生长。戈壁红驼能与草原生态互促共生、良性循环。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年前,红驼数量锐减。年,当地成立了“戈壁红驼事业协会”,并探索出“牧户+协会+公司”的新发展模式。经过十多年的保护性发展,年戈壁红驼数量已达5万余峰。如图为我国局部区域图。
(1)分析年之前戈壁红驼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
(2)分析戈壁红驼能与草原生态互促共生、良性循环的原因。
(3)说明“牧户+协会+公司”发展模式对红驼产业发展的作用。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4月至年12月,我国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点位覆盖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调查结果显示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地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其中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0.4%,林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0.0%。(土壤点位超标率是指土壤超标点位的数量占调査点位总数量的比例。)
简析南方土壤污染严重的原因,并提出对南方耕地进行土壤修复的对策。
获取答案及解析
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