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于田县特色药材科技惠民项目”由北京大学牵头,于田县、中国农业大学、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等单位共同承担。项目获得中央财政经费万元,自治区科技厅配套经费万元,于田县政府配套投入经费万元,共计万元。
资料图
经过三年的实施,建立了管花肉苁蓉种子基地亩,年生产优质种子kg,累计为农牧民发放优质种子kg;建立柽柳苗木基地亩,年生产苗木.4万株,有效缓解了于田县大规模发展管花肉苁蓉和柽柳种植的苗木紧缺问题;对亩管花肉苁蓉及其寄主柽柳的高产稳产示范基地进行了改造,并新建示范基地亩,示范基地面积达到亩,亩产达到kg以上;利用高产稳产技术,对于田县各乡原有9万亩低产基地进行了改良,年产量由改造前的18kg/亩提高到kg/亩;结合沙漠治理,新建基地8万亩;共培训管理和技术人员人次,重点培养管理和技术人员20人,培训种植农牧民人次;项目实施后,利用沙漠发展管花肉苁蓉和柽柳栽培面积17万余(多)亩,治理了大片沙漠,为于田绿洲构筑了一道牢固的生态屏障,创造了中国特色的可持续治理沙漠新模式。
年生产鲜肉苁蓉1.5万吨,肉苁蓉干品产量超过吨,占我国肉苁蓉总产量的66.67%,不仅有效地解决了肉苁蓉药材的资源问题,保障了临床用药和多个以肉苁蓉为处方药的中成药的原料,同时也有效地保护了肉苁蓉的野生资源,成为我国履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典范。
来源:中国农业网、编辑:赵昊,责任编辑:王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