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且末荒凉沙海变成脱贫

近年来,且末县依托重点防护林工程大力开展防沙治沙生态建设,坚持产业开发,走以林养林、生态经济型治沙发展模式,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促进了沙产业逐步兴起和壮大。年,且末县成立了防风治沙工作站,大力开展河东、河西防风治沙工程,构筑一道环抱县城的绿色屏障,在深入推进治沙工程建设的同时,且末县积极探索沙产业,年在河东治沙基地成功试种出肉苁蓉,接种荒漠肉苁蓉面积达亩,走出了一条生态改善、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六月初,且末县两万亩肉苁蓉进入种子采收的黄金时期,肉苁蓉播种面积大、分布散,采收肉苁蓉种子需要大量的人工。英吾斯塘乡政府抓住这用工务工机遇,第一时间组织富余劳动力进行采收。且末县英吾斯塘乡农民穆合塔尔·托合提说:“我来这里收种子已经六天了,老板每天给我们块钱,以前也帮我们联系过铁路,高速公路等这些用工单位,帮我们提高自己的家庭收入,我非常感谢。”且末县英吾斯塘乡村民芒妮萨罕·艾力说:“我是村民代表,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走出家门打工赚钱,用自己的力量,带他们走出贫困,和他们一起走向幸福生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且末县动员富余劳动力出门就业,摆脱“等靠要”思想,激发农牧民内生动力,实现稳定脱贫。且末县英吾斯塘乡干部吐尔孙江·托合提说:“年以来我乡组织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达余人次,收入达到万以上,以后我们乡加大农民务工增加他们收入,让他们稳定脱贫。”夏伟种植了一千多亩肉苁蓉,今年为提高种子质量产量,他在肉苁蓉花期租来蜂箱传花授粉。现在将采收回来的种子筛选出来,一部分留作播种,一部分卖给收购种子的老板。肉苁蓉种植户夏伟说:“采收季节到了,乡政府第一时间给我们找的工人,我们给工人都是按天结算工资,为了工人的路上安全,我们给工人安排的车子,接送他们过来采收种子,后续我们筛选种子也需要人工。”(敖云、马江辉、李太才)

来源:巴音郭楞广播电视台

监制:许晓华

审核:熊光伟

责编:申波

编辑:沈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congronga.com/rcsh/48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