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兰州大学新疆校友会成立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党委书记袁占亭,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钟福国,副校长、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曹红出席,近名新疆校友参加。大会由新疆校友会副会长、级外国语学院校友胡曼主持。
袁占亭为新疆校友会授旗,并代表学校对新疆校友会的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兰州大学是一所听党的话的大学、是一所受人尊敬的大学、是一所投入产出比高的大学。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校进入了“双一流”建设行列,开启了兰州大学事业发展的全新阶段,这些成绩、历史和地位是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是学校广大校友共同铸就的。
袁占亭强调,校友工作是学校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校友是学校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学校不仅要服务好在校师生,而且要服务好所有的校友。长期以来,兰州大学高度重视校友工作,不断推动校友联络、建立校友组织、开展校友活动和增进校友合作等工作,使我校的校友工作从最初的萌芽状态发展成为丰富的“校友组织网络”,切实把海内外的校友联系了起来,逐步形成了学校、校友和各地校友会之间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袁占亭强调,党的十九大部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一带一路”的倡议特别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为兰州大学向西开放搭建了良好平台。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向的桥头堡,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近万名校友多年来扎根新疆,为新疆的繁荣发展、安全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期望新疆校友会的成立能在新时代有新气象、新作为。
袁占亭要求,校友工作一定要将校友梦、兰大梦和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主动瞄准国家战略,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凝聚校友力量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兰大人的力量。学校校友会要不断提升服务校友的能力和水平,全方位地为校友和在校师生服务,传递正能量,打造校友温馨的精神家园。他对全体校友给予学校的 袁占亭指出,刘铭庭怀着一片赤子之情,秉承兰州大学“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优良传统,多年来扎根边疆、扎根祖国大地,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治沙研究方面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把学术和生产相结合,帮助广大群众致富,充分体现了兰大人潜心科研、不懈追求、坚忍不拔的精神,也为每一位兰大人树立了榜样。
据悉,刘铭庭年毕业后,主动赴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工作,选定大漠、红柳为伴,将毕生心血倾注于红柳的育苗和造林研究。在刘铭庭的带领和推动下,在新疆已恢复红柳林万亩,而每1万亩红柳林年拦阻流沙量可达15万立方米左右。他第一次成功地人工繁殖名贵药材肉苁蓉(又名大芸),不仅使我国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药材,而且为当地群众致富帮助很大,目前已推广种植36万亩,仅于田县就发展5万亩红柳大芸,年纯收入已达到2亿元以上,超过已有40万亩农田的于田县全县的农业纯收入,使20万于田县各族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小康。他曾先后荣获联合国、国家、省部级奖28项。年,在联合国第一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首次设立的“拯救干旱区奖”授予刘铭庭主持的“盐碱沙地大面积引洪灌溉恢复红柳造林技术”成果,他作为主要完成者的“策勒流沙治理试验研究”成果也同获殊荣。年,在联合国第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刘铭庭又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授予“控制荒漠化最佳实践技术奖”,因此也是全世界在防治荒漠化领域获得国际奖项最多的科学家,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专家组尊称为“刘红柳”。
内容来源:兰大新闻网
编辑:王家琪
责任编辑:任丽臻
主编:肖坤
为校友打call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