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吃黑米有啥用中医黑米或有6个功效

老话说:逢黑必补,让黑色食物成为养生保健的热门,如黑芝麻、黑豆、黑木耳、黑鱼、乌鸡、黑枣等。现代人接触频繁的却是黑米,有的人一日三餐都爱吃。黑米可煮稀饭,能当主食,可成杂粮,做法较多。不过,黑米不能随便吃,有的人吃了会“没事找事”。

黑米在我国多地有种植,古医书里是一种“药食同源”的良材。《本草经集注》认为黑米“补肺缓筋、清肝润肠”,《本草纲目》称黑米可“滋阴补肾,健身暖胃”。

黑米归脾经、胃经,性微温,味甘,它的功效和名声体现在6个方面:

1、黑米是“中国米”,原产于我国陕西,汉代已发现,不过产量偏低,不敢大量种植,比不过稻、麦等作物。

2、黑米是“贡品米”,色泽偏黑发亮,口感好,很早就成为贵族和皇室专属,大约从唐朝起成为贡米。

3、黑米是“长寿米”,中医认为“黑入肾”,黑米补肾,肾是先天之本,常吃黑米滋补身体,能健体长寿。

4、黑米是“月子米”,老百姓在孕妇产子后,煮黑米粥当补品,认为黑米补血补元气,助孕妇恢复。

5、黑米是“活血米”,一些患者有视物不清、贫血、白发多等问题,用黑米能有效缓解。

6、黑米是“健脾米”,医书称糙米助消化,粳米可饱腹,小米最养胃,糯米能补气,而黑米最健脾。

老百姓在千百年实践里,开发出黑米很多配伍,常见的有:

黑米+莲藕,健脾益胃

黑米+大枣,补血润燥

黑米+松子,润肠清便

黑米+羊排,大补元气

黑米+百合,镇咳养肺

黑米+芝麻,乌发止脱

黑米+肉苁蓉,补肾益精

黑米+枸杞,明目滋阴

黑米实际上是黑粳米,不是糯米品种,它是花色苷在表皮层沉积而成黑色,在众多稻米品种里,大致可这样理解:大米是黑米的哥哥,紫米是黑米的表哥,红米是黑米的闺蜜。

现代研究分析显示,黑米有丰富的营养和花青素成分,含有人体必需的大量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如克黑米,含碳水化合物68克,蛋白质9.4克,膳食纤维3.9克,核黄素0.13毫克,镁毫克,烟酸7.9毫克,锌3.8毫克,钙12毫克,铜0.15毫克,钾毫克,硒3.2微克,以及维生素C、B族、E等等。

所以,经常吃黑米,可抗衰老、抗血管老化,改善贫血,保护心脏,保持视力,控制血糖和血压,加强免疫调节,还有一定的抗炎和抗癌等效果。

为什么黑米作用如此明显,却不能随便吃?有6种人吃了黑米,可能出现不良后果:

1、正处于上火阶段的人,黑米性微温,对身体有一定要求,如果肝火上炎,胃火旺盛,心火蹿升,肺火未平,出现相应的燥、热、炎症、汗证,二便异常等情况,吃黑米会加重症状。

2、胃气较弱的人,就是消化功能不太完善、不太好的群体,多见于久病、酗酒、胃部刚动过手术等人群,黑米对消化有一定要求,消化能力弱,很容易引起滞涨,引发炎症或腹泻、腹痛。

3、重病恢复期人群,有的人出于让重病的人快些恢复,想让病人早点吃黑米,这个要慎重。因为肠道功能差,进食黑米粥、饭,可能加重坠胀,甚至呕吐、恶心。

4、经期女性,黑米虽有助补血,但本身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经期女性乱吃,可能引起出血量增多,月经延迟等问题。

5、正在服药人群,黑米含有大量花青素,微量元素成分多,金属离子不少,有的容易和抗生素类药物、降压降糖类药物、乙肝药物等合成新的化合物,可能降低药效,或影响药物吸收和排泄。

6、确诊肝豆状核变性的患者,这是一种遗传代谢疾病,体内代谢铜离子的能力差,需要用专门方式将多余的铜成分从体内排出,防止影响神经系统和肝肾功能。黑米的铜含量偏高,不适合该类患者食用。

所以,这6种人群乱吃或多吃黑米,会得不偿失,没事找事,甚至带来健康的隐患,需要管好嘴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congronga.com/rcsh/127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