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迪利单抗一线治疗晚期肺鳞癌病例分享

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其中肺鳞癌患者人数占肺癌总数的25%-30%,是肺癌中第二高发的类型,仅次于肺腺癌(40%)。其发病特点为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存在地域差异。新的学术理念需要传递,作为生命的守护者,我们期待健康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此,东方破晓-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案例大赛于线上隆重举行。

作者:医院肿瘤科石琴教授团队陈巧林医师

作者简介

医院肿瘤科石琴教授团队

陈巧林教授

医院

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

福州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秘书

福州市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

福建省医学会肿瘤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医学会老年学分会委员

指导老师

石琴教授

医院

医院肿瘤内科四区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第二届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部肿瘤分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介入微创呼吸分会常务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分会委员

福建省癌痛姑息委员会青年委员

福建省海峡肿瘤防治科技交流协会委员

福建省医务志愿者协会医学康复与治疗服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福州市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福州市抗癌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

《肺部肿瘤学》编委

《肺癌的免疫治疗新进展》编委

《免疫治疗Immunotherapy》译员

病例详情

基本情况

患者男,76岁。因体检发现“肺部占位”5天于-11-10入院。

既往史:无特殊;

吸烟史:吸烟20余年,平均2包/天,戒烟10余年。

辅助检查

(-11-05泉医院)胸部CT:

1、右肺下叶软组织灶;

2、双肺气肿。

-11-10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

-11-13胸部增强CT:右肺下叶结节影,最大层面大小约2.5cm×2.0cm,考虑肿瘤,纵隔内及右肺门淋巴结部分肿大。右侧胸膜结节,考虑转移,双肺余病灶,考虑间质性病变可能,部分结节考虑转移不能排除,肺气肿,双肺肺大泡。心包少量积液。

-11-10肿瘤标志物:

-11-17病理检查

免疫组化8项:CK7(3+)、TTF-1(-)、NAPSINA(-)、VIM(3+)、P40(3+)、CK5/6(3+)、EMA(3+)、Ki-67(约70%+)“右下肺穿刺物”:非小细胞癌,免疫组化结果符合鳞状细胞癌,请结合临床。

-11-16颅脑增强MR示:大脑半卵圆区、基底节区轻度腔隙性脑梗塞,脑萎缩。

临床诊断

右下肺鳞癌,双肺间质性肺炎,肺气肿,双肺大泡,心包积液,C-T4N2M1a(右胸膜),IVa期,ECOG1分

基因检测:NGS:均阴性,TMB1.9muts/Mb。

治疗方案

患者拒绝化疗,且经济不支持使用纳武利尤单抗或帕博利珠单抗。考虑使用信迪利单抗免疫治疗。

信迪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研究背景: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TKIs的去化疗方案在初治晚期NSCLC中证据尚不足。

此项I期研究(NCT)探索了信迪利单抗(抗PD-1)联合安罗替尼(多靶点抗血管生成TKI)的“去化疗模式”在未经治疗驱动基因阴性的IIIB-IV期NSCLC患者中的疗效。初步分析显示,无论PD-L1表达如何,作为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的总体反应令人鼓舞。WCLC报告了最新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数据,研究显示信迪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ORR达72.7%,中位PFS达15个月,12月PFS率达71.4%。

NCT研究ORR

NCT研究PFS

信迪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研究更长时间随访未发现预期以外的毒性。

NCT研究不良反应

研究结论

1.这是首个在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中评估PD-1单抗联合抗血管生成TKI的临床研究。

2.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信迪利单抗和安罗替尼的组合显示出持久的疗效和良好的耐受性。

3.这种创新联合方案对更多NSCLC患者具有潜在的疗效,包括不同组织学亚型及PD-L1状态。

4.目前正在进行II期随机试验(NCT),以进一步探索这种去化疗治疗策略。

综合考虑,选用信迪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方案。具体为:于-12-01、-12-22、-01-14、-02-02、-02-24、-03-17、-04-07、-05-19、-06-30、-07-21行“信迪利单抗mg”免疫治疗联合“安罗替尼”抗血管靶向治疗10个周期。

治疗经过

疗效评估

1疗程影像学评估:疗效SD

-12-21胸部CT示:1.右肺下叶结节影,大小约2.5cm×2.1cm,纵隔内及右肺门淋巴结部分肿大较前相仿,建议进一步检查。

2.右肺下叶部分结节较前稍增大,双肺余病灶较前相仿,考虑间质性病变可能,部分结节考虑转移不能排除。

-12-21肿瘤标志物:

疗效评估

3疗程影像学评估:缩小16%,疗效SD。

-02-02胸部CT:右肺下叶结节影,大小约2.1cm×1.4cm,纵隔内及右肺门淋巴结部分肿大较前相仿,右肺下叶部分结节较前缩小,双肺余病灶较前吸收,考虑间质性病变可能,部分结节考虑转移可能。

-02-02肿瘤标志物:

疗效评估

5疗程影像学评估:缩小56%,疗效PR。

-03-17胸部CT示:右肺下叶结节影,大小约1.1cm×0.7cm。纵隔内及右肺门淋巴结部分肿大较前相仿,右肺下叶部分结节较前缩小,双肺余灶较前稍增多,考虑间质性病变可能,部分结节考虑转移可能。

-03-12肿瘤标记物

疗效评估

6疗程影像学评估:缩小48%,疗效PR。

-04-07胸部CT示:右肺下叶结节影,大小约1.3cm×0.7cm,纵隔内及右肺门淋巴结部分肿大较前相仿,双肺病灶较前相仿,考虑间质性病变可能,部分结节考虑转移可能。

-04-05肿瘤标记物

疗效评估

7疗程影像学评估:缩小40%,疗效PR。

-05-19胸部CT示:右肺下叶结节影较前稍增大,大小约1.5cm×0.9cm,纵隔内及右肺门淋巴结部分肿大较前相仿,双肺病灶较前相仿,考虑间质性病变可能,部分结节考虑转移可能。

-05-17肿瘤标记物

疗效评估

8疗程影像学评估:缩小40%,疗效PR。

-06-30胸部CT示:右肺下叶结节影较前相仿,大小约1.5cm×0.9cm,纵隔内及右肺门淋巴结部分肿大较前相仿,右肺下叶部分病灶较前吸收,考虑间质性病变可能,部分结节考虑转移可能。

-06-09肿瘤标记物

肿瘤标记物曲线图

常见不良反应:轻度免疫相关肺炎。

病史小结

信迪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方案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可耐受,可作为一线去化疗新选择。

责任编辑

旺仔小馒头

版权声明:本平台旨在帮助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相关疾病领域最新进展。本平台对发布的资讯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合作联系邮箱:medical_live

talkme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congronga.com/rccg/90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