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小
xiaoxue
雪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小雪到意味冬气已成、凛冬初始
冬养注重「养肾防寒」
有助于身体阳气的潜藏
消解天地间的寒湿之气
让你冬天不易生病,来春也有好状态
食补有方
多吃苦,把肾补
《黄帝内经》记载了四季饮食基本原则:春吃甘,夏吃辛,秋吃酸,冬吃苦,少吃咸。
冬天尤宜吃苦味,吃苦味可强肾脏、燥脾湿、除下焦湿气、健脾助消化、补肾阳。
寒冬初始之际,多吃咖啡、红茶、黑茶、羊肉、五味子、焙过的鸡内金等苦温食物,有一定的养肾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①有清热、泻火之功的莲子心、绿茶等苦寒食物,较适宜夏天食用;
其次是,②胃液不足者要少吃苦味,不然容易败胃口甚至引起胃疼,大家食用前请结合自身情况。
常吃黑,益肾精
黑色食物入肾。
熬粥、煲汤时放点黑豆/黑芝麻/黑米/桑葚等黑色食物,可顺应自然界的收藏之势、帮助补益肾精、补养肾气,从而增强抗寒能力。
建议
①虚寒体质用牛肉芪枣汤调理:
g牛肉、黑豆20g、
黄芪15g、大枣4枚、盐
②气虚体质用桑葚芝麻糊调理:
60g黑芝麻,60g桑葚
大米30g,白糖5g
③阳虚体质用杜仲汤调理:
g羊肉,5g杜仲,
5g肉苁蓉,5g党参,
5g当归,5g枸杞,10g生姜
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山药、山茱萸、栗子、核桃、芡实、乌梅等固涩食物帮助身体闭藏精气。
若不太懂体质或懒得搭配,可以常喝这道补肾养藏汤:栗子6枚,核桃6枚,枸杞3g,陈皮3g,红糖适量。
别忘清火和润燥
天越冷,我们越想吃高热食物,但吃多了容易内生火热。而且突然大降温,体内余火会郁结,形成「寒包火」。
如果收藏了这些内热,寒冬到来时、容易肺热致感冒。所以,补养同时别忘化解内热。
推荐利肠胃的白菜、大芥菜,消积食、化痰热、下气宽中、解毒的各种萝卜,清润、去燥火的茅根、荸荠、甘蔗、雪梨等食材。
我们除了注重养生食补,在起居、运动、作息等方面也要有所调整。
藏精养生
护腰足,常泡脚
中医认为,足是肾经的起始点,腰是肾之府,因此保暖腰足是藏精的关键点。
建议穿包脚跟的居家鞋,每天热水泡脚以去除身体寒湿,提升体内正气、增强抵抗力,泡脚时握空拳轻叩腰后腹,有温肾阳的作用。
常揉耳,固肾精
中医有「肾开窍于耳」的说法。
每天双手握空拳,用拇指和食指推摩耳廓至微微发热,有固肾补肾、益精气、壮肾阳的作用。
睡好觉,养心神
睡觉是最好的补养。每天早卧晚起(晚22点躺床休息,早7点起床),有利于阳气潜藏,让你全天精力充沛,宁心安神。
如果睡不好,可以用补气血、调睡眠的酸枣仁汤方调理。
10g酸枣仁,10g百合
6g桂圆,15g去芯红莲
15g薏米,3片生姜,g排骨
如果有运动习惯,建议尽量少选发大汗的运动;平常使用暖气时,温度别调太高,不然会伤阴且生燥生热。
小雪已至,天气渐寒,大家要做好养生保暖以安稳过冬。
(点击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