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政治交接是民主党派换届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在组织人事更替过程中,始终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立场不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信念不变,同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优良传统不变,确保多党合作事业薪火相传、根基永固。
为深化政治交接,各民主党派开展了“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专题教育,启动了“多党合作历史传统记录工程”,中央统战部与各民主党派中央联合编写了《大道——多党合作历史记忆和时代心声》。各民主党派中央主席结合个人经历、履职实践等,讲述对政治交接的思考感悟、认识体会,真挚的话语、生动的故事,传递的是浓浓的情怀、信念、传承和力量,带给我们太多的感动和共鸣。
在各民主党派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特将各民主党派中央主席的倾情感悟陆续予以刊发。
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
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自我年底当选九三学社中央主席,15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年是九三学社中央和省级组织换届年,政治交接意义非凡。我感到有必要梳理自己多年来对人生、事业以及多党合作制度的一些思考感悟,与大家分享共勉。
明德厚学仁心精诚
我的人生可以用“历经沧桑”来形容。我出生在上海一个新式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曾赴日留学,母亲自桑蚕学校毕业后曾到农村组织农户种桑养蚕。父亲刚直要强,母亲聪慧温良,他们的性格和教养对我的成长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青少年时,由于所谓的家庭成分不好,尽管我一直勤勉好学,努力进步,但难以得到组织信任,想作贡献却没有机会。高中曾考上名校,却被人顶替了;大学成绩名列前茅,但班长职务也被取消了;大学毕业分配到陕西农村工作,全身心服务当地百姓,获得群众拥戴,申请入党时一致通过,但终未获批准。如今,我很庆幸自己经历过那些磨难,我深信,人一定要经历磨炼方能成大器,方能有胸怀,而一个人有多大的胸怀就能成就多大的事业。
是少年时的一场重病让我萌发学医的梦想,我一生在很多岗位上担任过不同的职务,但我最钟爱的职业始终是医生。“医者仁心”,一名医生的成就感不仅来自解除病患痛苦的欣慰,还源于心灵深处的济世情怀。我自认为是个很传统的人,有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修齐治平”的理想抱负和家国情怀。所以当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医院当医生时,确是怀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激情到农村去的。当时心灵深处感到的是愉悦,并不觉得生活艰苦。医院缺医少药,设备简陋,我就自己建起能接收20多名病人的简易病房,后来又相继建起手术室和化验室。没有临床知识,身边也没有可求教的老师,我就靠着在医学院里学的基础知识,靠着从上海带来的几本临床手册,边学习边实践,救治了不少垂危病人,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而且还学会了中医和针灸,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科医师”。
十年艰苦磨炼,让我对医者的“仁心大爱”有了更深的领悟,人生境界得到升华。前几年我回原来工作过的卫生院,当年我三天三夜不闭眼救活的一个新生儿,全家老少十几口人出门迎候;有被我救活的孩子曾表示“要做韩叔叔那样的人”,如今成了大学教授;我当时培训的一位赤脚医生,后来给村民看病一直坚持不收注射费,他说:“您当时带我们为村民看病,什么时候收过人家的钱呢?”这些都让我深深感悟到,授人玫瑰,手留余香,为别人做事就是自己的幸福。
年4月9日,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韩启德在首届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作主旨报告
多年从医生涯,让我体会到,医生这个职业不是一门冰冷的技术,它是充满情感和人文情怀的事业。北大和北医合并后,我意识到在学科建设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发扬人文精神,应充分利用并校后的综合学科优势,促进学科交叉创新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并校伊始,我就倡导成立了北京大学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利用医学部的医学、药学等学科与本部的理科、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有机交叉,形成了品牌,开展了很多跨学科的前沿课题研究。我还发起组建了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充分利用北大经济、管理、法律、社会和公共卫生等多学科综合优势,为政府实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提供政策意见。同时,还以加强医学人文教育为抓手,带领北大医学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我认为,大学教育最根本的内容就是高层次的人文教育和科学基础教育。在“技术至上”盛行导致医学离人渐行渐远的今天,回归“人的医学”,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几年来我一直在哪家白癜风治疗最专业白殿疯长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