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水蛭的正确食用方法水蛭不能和什么一起吃禁忌注意事项有哪些
水蛭的功效与作用:水蛭又名马蛭,蚂蝗蜞,水蛭的功效是破血逐瘀,通经消癥,水蛭的作用是治血瘀经闭,癥瘕痞块,跌打损伤,水蛭用药禁忌是体弱血虚,孕妇,妇女月经期及有出血倾向者禁服水蛭。
基本概述药名:水蛭
别名:马蛭、马蟥、马鳖、红蛭、水琪、蚂蝗蜞、蛭蝚、至掌、马蜞、黄蜞、水麻贴、沙塔干、肉钻子、蚂蟥。
功效分类:活血药;通经药。
性味:味咸;苦;性平;有毒。
归经:肝经。
功能:破血逐瘀;通经消癥。
主治:血瘀经闭;癥瘕痞块;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每次0.5-1.5g,大剂量每次3g。
药材基源:水蛭为医蛭科动物日本医蛭和宽体金线蛭等的全体。
炮制方法1、水蛭:洗净、闷软,切段、晒干。
2、炒水蛭:取滑石粉入锅内炒热,放入切段的水蛭,炒至微微鼓起,取出,筛去滑石粉。
3、油水蛭:取洗净水蛭,置锅内用猪油炸至焦黄色,取出,干燥即成。
功效作用1、《本草经疏》记载:水蛭味咸苦气平,有大毒,其用与虻虫相似,故仲景方中往往与之并施。咸入血走血,苦泄结,咸苦并行,故治妇人恶血、瘀血、月闭、血瘕积聚,因而无子者。血畜膀胱,则水道不通,血散而膀胱得气化之职,水道不求其利而自利矣。堕胎者,以具有毒善破血也。
2、《本草经百种录》记载:凡人身瘀血方阻,尚有生气者易治,阻之久,则无生气而难治。盖血既离经,与正气全不相属,投之轻药,则拒而不纳,药过峻,又反能伤未败之血,故治之极难。水蛭最喜食人之血,而性又迟缓善入,迟缓则生血不伤,善入则坚积易破,借其力以攻积久之滞,自有利而无害也。
3、《汤液本草》记载:水蛭苦走血,咸胜血,仲景抵当汤用虻虫、水蛭,咸苦以泄畜血,故《经》云有故无殒也。
4、《本经》记载:水蛭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
食用方法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每次0.5-1.5g,大剂量每次3g。
1水蛭海藻散
材料:水蛭15克,海藻30克,黄酒适量。
做法:水蛭15克,海藻30克,焙干研细末,分10包,每天1~2包。黄酒冲服。
功效:用于大肠癌患者可逐瘀破血,清热解毒。
2抵当汤
组成:水蛭(熬)三十个、虻虫(去翅足,熬)三十个、桃仁(去皮尖)二十个、大黄(酒洗)三两。
说明:以上为《伤寒论》原书剂量,汉朝一两为15.克。
用法:上药四味,以水毫升,煮取毫升,去滓温服毫升,不下更服。
原书论述:
1、太阳病六七日,表证犹存,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2、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功效:治下焦蓄血所致的发狂或如狂,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喜忘,大便色黑易解,脉沉结,及妇女经闭,少腹硬满拒按者。
来源:《伤寒论》
3桃仁汤1
组成:桃仁50枚大黄12克芒消9克桂心当归甘草各6克虻虫水蛭各20枚
用法:上药八味,哎咀。以水毫升,煮取毫升,绞去滓,每次服毫升,日三服。
功效:主治妇人血瘀经闭,及跌打损伤内有瘀血者。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
4桃仁汤2
组成:苏木地黄桃仁(去皮、尖)各15克虻虫(去头、足,翅,炒)水蛭(炒)各30枚
用法:上药为散。每服15克,用水毫升,煎至毫升,去滓温服。恶露行即住服。
功效:破血下瘀。
主治:产后恶露顿绝,或渐减少,瘀血留于经络,腰部重痛下注,两股痛如锥刀刺者。
来源:《全生指迷方》卷四。
5益肾壮骨汤
组成:鹿角霜15克,熟地20克,锁阳15克,水蛭10克,甲珠10克,片子姜黄10克,黄明胶10克,骨碎补30克,香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益肾壮骨、舒筋通络。治经脉阻滞,肾气虚损,骨骼气血濡养不足。
来源:詹经山方。
用药禁忌1、体弱血虚、孕妇、妇女月经期及有出血倾向者禁服水蛭。
2、《品汇精要》记载:妊娠不可服水蛭。
3、《日华于本草》记载:水蛭畏石灰。
4、《本草衍义》记载:水蛭畏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