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中国老科协副会长、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新疆老科协会长张国梁带领新疆老科协学术研究专委会六名专家,组成调研组,赴和田苁蓉小镇对和田肉苁蓉产业发展及带动当地农民脱贫攻坚和加快致富进程进行深入调研。
新疆自治区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原主任、新疆农科院原院长、研究员、老科协副会长、学术研究专委会主任李寿山,自治区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王宁,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生态地理研究所原书记、研究员田长彦,自治区工商联原副主席、高级经济师李培军,新疆中药民族药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贾晓光,新疆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崔元玗参加调研。
和田地区人大工委党组书记、副主任王新生陪同调研。和田地委副书记、和田市委书记葛标陪同参加相关活动。
在和田苁蓉小镇调研期间,深入田间地头,亲自查看防风治沙植物梭梭的涨势情况,深入细致了解对改善沙漠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效果。体验采挖荒漠肉苁蓉,分析探讨荒漠肉苁蓉寄生植物生长过程和环境要素。
调研期间,调研组深入3个企业,并与20余名乡、村干部和贫困户座谈交流,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和田绿昆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带领周边农民成立苁蓉小镇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大面积种植梭梭,接种荒漠肉苁蓉。自年以来,该公司累计支付农民工工资多万元。相邻的塔瓦库勒乡镇,有60多位农户熟练掌握了种植技术,成为长期雇佣的产业工人。在收获季节雇用的农民工平均日收入达元;学生周末参与植树,一天可收入元。切实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实现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实现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三驾马车齐驱并进的目标。
在和田县英艾日克乡、村干部把种植管花肉苁蓉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目前,3个行政村的户农民种植红柳1.2万亩,90%已接种管花肉苁蓉。通过五年的开发实践,充分证明种植肉苁蓉的环境效益明显、经济开发潜力巨大,脱贫贡献率达35%。恰木克鲁克村68户贫困户中有48户种植肉苁蓉,每户年收入3—5万元。年,该村整村脱贫。
苁蓉小镇首轮轮值镇长、和田肉苁蓉产业协会筹备负责人李云海向各位领导和专家介绍“沙漠仙草”系列荒漠肉苁蓉产品。
调研座谈会中也了解到,和田帝辰药业、和田绿昆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阳光沙漠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均存在产业发展中“瓶颈”问题亟待协调解决。
和田地区人大工委办公室主任吾买尔江·买提库尔班,和田地区科技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正县级调研员穆乃瓦尔·胡杜尤木拜尔迪参加调研活动。
和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高鹰,洛浦县副县长张先平分别陪同参加相关调研活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