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两年的“退市风险警示”标签终得以撕下。
5月25日晚间,海马汽车()发布公告称其风险警示将被撤销,证券简称由“ST海马”变更为“海马汽车”。
此消息一出,二级市场上,海马汽车股价迎来久违大涨。5月27日一开盘,海马汽车股价一字涨停,开盘价为5.58元。
尽管5月31日海马汽车收盘价已下跌至5.37元,但相比于“摘帽”之前5月24日最高的4.91元,依然高出9.37%,可见“摘帽”一事对海马汽车而言影响颇大。
海马汽车一路走来,从一时风光到连年亏损,再到如今的“摘帽”,背后可谓历经艰难曲折。这一切,都只为了活着,但依然是不确定的活着。
摘星摘帽
海马“ST”的帽子摘得不易。
海马汽车年业绩并不好看。归母净利润亏损达13.35亿元,营业总收入从48.32亿元跌至14.48亿元,跌幅70.69%,结合披露的车型销量来看,全年海马汽车销量下滑39.66%。
即便如此,海马汽车还是在发布年报公告的时候,就申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称系列战略调整之下虽然业绩仍处于低谷,但变革成效显著,持续经营能力显著增强等。
倒腾资产是海马汽车自救的主要途径。年,海马汽车出售了套房产,卖房变现1.42亿元,紧接着年又出售套房产。为了自救,海马汽车采取了一系列备受质疑的手段。
众所周知,卖房卖地是一种可靠、有效、快速的营收方式。可以说,正是通过房地产领域的移转腾挪,海马汽车首先实现了“摘星”,由“*ST海马“变为“ST海马”。
为了维持生计,海马汽车选择为兴起的小鹏汽车代工。对于久“负”盛名的海马汽车而言,这是一个明智之举,海马汽车也因此实现了年净利润以0.85亿元顺利转正。
不料,根据年的监管规则,海马汽车与小鹏汽车合作生产的新能源车型由总额法改为了净额法确认收入,使得海马汽车年的营收大打折扣。
这在当时被称为是海马汽车“摘帽”路上的绊脚石。海马汽车只好另辟蹊径——开始着手变卖股权。
扉旅汽车查阅公开信息显示,年,海马汽车控股子公司向中国铁路投资出售了其持有的海南银行7%股权,转让价格为3.亿元。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系列的操作之下,海马汽车在今年终于得以摘除“ST”这顶帽子。
“ST”始末
海马汽车也经历过风光。
倒回31年,彼时,海马汽车还是海南汽车,马自达汽车正深陷经营危机,市场销量低迷,原本就处于二线的马自达品牌几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为了“复活”,马自达看准了中国市场,想要在中国市场“挽尊”。就这样,马自达和海南汽车走到了一起。
海马合体后便推出了这样的经典车型,与别克凯越、北京现代伊兰特组成了当时的业内“新三样”,取代了由桑塔纳、捷达、富康组成的“老三样”。如此夺目的成绩使海南马自达很快成为马自达的“专宠”,一时风光无两。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马自达将橄榄枝抛向了实力更强的一汽集团与长安集团,并带走了马自达3与马自达6两款畅销车型。同时失去了靠山与主要利润来源的海南马自达,成为了一枚“弃子”,被迫终止与马自达的合作并成立了海马汽车。
扉旅汽车梳理信息发现,依靠着多年积攒的良好口碑,直到年,其销量一直都稳中有升。
然而再往后,只从马自达继承了中低端车型与老旧产品线的海马汽车,核心竞争力不足、质量问题频发、车型老旧等劣势也不断在凸显,这些问题最终在年迎来“爆发”,全年销量同比下滑35.13%,这导致了海马汽车在年亏损达9.94亿元。
这样的“惨剧”在年并没有结束,甚至更为加重。年,海马汽车全年累计销量为6.76万辆,同比下跌51.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达16.37亿元,同比扩大64.65%。这一数值几乎等于亏损掉了海马汽车年-年全部利润总额。
销量下跌、连年亏损,这也导致海马汽车在年被贴上了“ST”的标签。
布局未来
海马汽车不是没有求变的决心。
近日,海马汽车方面表示,经过战略调整,其在技术、产品及营销等多方面已实行创新变革,持续经营能力已显著增强,将为公司重振打下坚实基础。
扉旅汽车还发现,实际上早在年海马汽车就已有动作。
年9月,财政部、工信部和科技部等国家五部委下发了《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的通知》,表示将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城市群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攻关和示范应用给予奖励。
在此政策背景之下,全国多地积极布局氢能产业,其中就包括海南省。
作为海南省唯一一家拥有新能源和传统燃油车生产资质的整车制造企业,海马汽车占尽天时地利,自然借势深入氢能源领域。不久便公布了规划战略,战略提到,海马汽车将全面转型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其中,优先智能汽车,合作电动汽车,“死磕”插混汽车,深耕氢能汽车。可见,海马汽车准备以氢能源和智能化为突破口打一场“翻身仗”。
然而,有业内人士认为,现在国内的氢能源基础建设还不完善,处于初始阶段,需要攻克的难题不计其数,海马汽车未来面临的压力将不容小觑。能否顺利转型还未可知。
另据消息,在渠道建设方面,海马汽车称到年底欲建成30家以上直销分公司。看起来似乎冲劲十足。
有专业人士对海马汽车的未来持保留态度:对于当下的海马汽车来说,提高产品竞争力才是重中之重。靠卖房、代工、卖股终究不是一家车企持续存活的长久良策,技术发展才是硬道理。
不难看出,海马汽车一路走来起起伏伏,为自救也算拼尽了全力,但能否翻身,依然充满变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