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中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急难症研究所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中医瘀热病机)行政主任,国医大师周仲瑛名医工作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江苏省中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省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编委、《环球中医药杂志》编委等。
中华文化与中医养生医圣张仲景曾讲过中医:“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传统中医近百年的道路的并不平坦的,人们弃中取西,千年中医,内忧外患。西药种类越来越多,医院越盖越多,但病的种类却也随之越来越多。人们备受病痛折磨,而中医有:“天下无不治之病,只有治不好之医”之称。它流传了五千年而没有被淘汰的原因在于中医即有医道,还有医德。
中医观念与养生之道1天人合一
古语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人与自然有很多相通之处。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地有江河,人有血脉;天有昼夜,人有起卧。《黄帝内经》中上卷讲到:“天人合一”。人的身体就像一个小宇宙。肾管水,为先天之本,占体内70%,海水占地球所有水的70%。海水是咸的,血液也是咸的。人中象征着天地人三才。鼻子的形状像汉子的人字,鼻子代表着“人”。人体的面部有七窍,映照着天上的北斗七星。气,天地气息,同气相求。天地以日月往来为功用,人身以气血往来为功用。就经脉而言,十二条经脉,天地有十二个时辰。
中医治病的方式是因势利导,四两拨千斤,来疏通调节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身体上为水,下为火。现在很多人经常性上火,原因是水火的位置变换。火在我们的身体上部,中医称为虚火旺盛。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调节虚火。
人类也是小天地,但能量是有限的,人的寿命是短暂的。但天地是以亿计算的,我们要向天地学习,真诚、无私、奉献、信用、包容、平等。与天地相通,效法天地。
2中和之道
“和”的三字箴言:不怨人,不生气,不上火。
古人告诉我们的人生道理,在于不停的奋斗。最好的境界就是花未开,月未圆。
我们的人体怎么处于中和的状态呢,不怨人,不生气,不上火。怨恨在于我们的一念之间。我们遇到各种各样的事要保持快乐的心情。具体做法就是,找好处聚阳,挑毛病收阴。一笑即春,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找好处开了天堂路,认不是闭上地狱门。
3阴阳之道
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墳,其中《易经》讲天地、《神农本草经》讲植物、动物、矿物、《黄帝内经》讲人的事。而经典之首《易经》讲究阴阳和合,用在养生上,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简易,复杂问题简单化,病分冷热两种;变易,顺应四时,三因制宜;不易,随遇而安,如如不动。
中医中讲到,寒气盛则需要调节身体的寒气,增加阳气。阴气过盛,我们需要增加阳气。夏天的时候空调温度不宜过低有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从道法自然来看待中医的养生就是顺其自然,一切按照天地演化的规则来。一切顺之则生,逆之则亡。
4起居有常
第一个时辰:子时(23:00——01:00)
第二个时辰:丑时(01:00——03:00)
第三个时辰:寅时(03:00——05:00)
第四个时辰:卯时(05:00——07:00)
第五个时辰:辰时(07:00——09:00)
第六个时辰:巳时(09:00——11:00)
第七个时辰:午时(11:00——13:00)
第八个时辰:未时(13:00——15:00)
第九个时辰:申时(15:00——17:00)
第十个时辰:酉时(17:00——19:00)
第十一个时辰:戌时(19:00——21:00)
第十二个时辰:亥时(21:00——23:00)
归根复命:若无复命机制人活不了几天,有此生命才可持续。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天补。
5生生之道
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因此,中国最高的典籍是《易经》。
学生学的是“生”(生存、生活、生命)。
养生,摄生,全生,护生,佑生,卫生。
学生、医生、养生,中国讲究护生,而西方却创造“抗生”。
6饮食之道
食分阴阳:
温性食物:生姜、小米、醋、辣椒、胡椒、花椒、大葱、洋葱、芫荽、大蒜、酒、桂皮、山楂、核桃、橘子、荔枝、大枣、葡萄、蜂蜜、鸡蛋、红糖
凉性食物:豆腐、糯米、海带、凉粉、西瓜、荸荠、狝猴桃、梨、芹菜、黄瓜、生藕、柿子、香蕉、桑椹、苦瓜、百合、银耳、鸭蛋、马兰头、菊花头
谨和五味:
辛: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如生姜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的作用。
酸:收敛、固涩作用,如乌梅涩肠止泻。
甘:补益、和中、缓急作用,如饴糖有补脾、缓急、止痛、解除劳倦之功效。
苦:泻火、坚阴的作用,即苦坚,多用于热性体质,如苦瓜用于内热病症。
咸:软坚、散结、泻下的作用,即咸软,如肉苁蓉用于大便秘结。
食顺自然:
中国有句老话“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因此,尽量少吃反季节蔬菜,转基因食品。同时,家禽肉蛋在工业化生产中,采取了摧生、摧产、摧熟手段及其添加剂大量使用。因此也要控制摄入量。
7形神之道
心要静(养阴):“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可以通过静坐,止观,禅定来静心。
身要动(养阳):华佗:“人体欲得劳动……,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畅通,病不得生”。
因此要注意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游泳、太极拳、武术(少林、武当)、八段锦等,5次/周。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
8四时摄养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夏养阳,应吃偏温、偏散、偏升的食物,如青椒、竹笋、韭菜、蒜苗、葱头、豆芽、鸡蛋、松子、香椿。
秋冬养阴,应吃偏凉、偏收、偏降的食物,如山药、萝卜、白菜、柿子、百合、花生、莲藕、芋头。
早晨吃姜,如喝参汤;晚上吃姜,如服砒霜。
9积精全神
精是有形的物质,是化生炁(气)和神的基础。
积精为宝,精少则病,精尽则死。保得一分精液,多延一分寿命。
《类经》:“精能生气,气能生神,营卫一身,莫大于此,故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
10先乐后药
五音通五脏,乐调心,药调身。身病心先病,治身先治心。
11茶道养生
饮茶的益处:
解毒:“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降糖、降脂、抗动脉硬化;
抗辐射、防突变、抗癌;
抗菌,消食化滞,防蛀牙;
提神醒脑,防暑降温;
排毒养颜,抗衰老。
12历代养生方法选
平明睡醒,端坐凝神,舌抵上腭,闭口调息,津液自生,渐至满口,分作三次,以意送下。
久行之,五脏邪火不炎,四肢气血流通,诸疾不生,永除后患,老而不衰。
凡小解之时,尽量前脚趾用力着地,闭口咬紧牙齿,解毕方开,永无齿疾。
编辑/摄影:媒体网络组
江南书院
-
jnshuyuan
.白癜风治愈昆明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