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女性朋友都会出现脸上长斑的问题,形形色色的斑点遮盖了肌肤最初的形态,令人不禁感慨岁月的无情和残酷,其实,长斑不仅意味着容颜的缺憾,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体的健康状态。
为什么会长斑呢?
现代医学认为长斑的原因是:
1、身体的新陈代谢减慢,人体对黑色素的排出赶不上合成的速度,于是黑色素就会在体内沉积,而沉积在皮肤表面的就被大家称之为斑。
2、长期日晒,阳光对破皮肤造成了累积性的伤害导致斑点形成,因此防晒对于女性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3、内分泌失调,导致黑色素异常分泌。
而从中医上来讲,我们认为面部其实是人体的缩影,脸上的斑点反映着身体内在的问题。中医注重内外调理,因此治疗黄褐斑也会辨证地施治,通过化淤通络、调整内分泌,消除体内淤积,使人体机能恢复到良好的生理状态。中医认为,脸上长斑常见的3种原因:
1、肝郁气滞
总是闷闷不乐,爱生闷气,或者受到了意外刺激的人,与黄褐斑的不期而遇是一件必然的事情。身心是会相互的影响的,心里的垃圾和杂质总是憋在体内得不到排解,时间一长,就会导致本应条达、柔顺、舒畅的肝脏功能受损。
肝气郁滞,一方面会导致火邪内生,灼伤阴血,熏蒸面部,从而使色斑丛生;另一方面,如果气行不畅的话,血液的正常运行就没有足够的动力,或不能将代谢的废物正常输送,或不能将营养物质有效传达,造成血瘀和血虚两种结果,故《太平圣惠方》言:「气血不和,或涩或浊,不能荣于皮肤,故变生黑。」
一般来说,肝郁气滞的人,色斑分布于眼周和脸颊处,常伴有烦躁不安、胸胁胀满、经前乳房胀痛、月经不调、口苦咽干、舌红苔薄、便秘等表现。
2、脾虚湿盛
脾为后天之本,所以即使是一寸皮肤、一根毛发的健康,对于脾来说也是任重如山的。
脾的责任在于营养物质的生成传输和水湿的代谢排出。很多脸上长斑的人,其实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对脾过于辜负,导致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报复」结果。比如饮食不规律,贪吃生冷辛辣肥甘厚腻,过度的思虑,都会伤害到脾。营养物质传输不到面部,反而内生了一大堆污七八糟的痰浊堵在体内,皮肤又怎能洁白无瑕、光彩照人。
这种情况下的色斑,一般是灰褐色的,分布在两颧、眼下、鼻周、口周等处,伴有疲乏无力、食欲不佳、没精神、月经色淡、白带量多、舌苔淡、舌体胖、有齿痕等表现。
3、肝肾不足
肝肾不足主要是指肝肾阴虚,肝藏血,若阴血暗耗,或生化之源不足,均可导致肝气郁结不舒。郁久化热,灼伤阴血,致使颜面气血失和而生斑;肾藏精、为水,水亏则火旺,津血暗耗,不能濡润于颜面,而枯萎发斑。
肝肾不足的人,色斑颜色一般会比较深,多以鼻子为中心形成云片状的污晦色斑,人的面色也比较灰暗、皮肤粗糙不润,常伴有头昏耳鸣、腰膝酸软、胃肠功能失调、头发枯黄、精神不振、舌淡苔薄、脉象弦细等症状。
内调外养和斑说再见
1、内调方
柴胡疏肝散
柴胡、陈皮各6g,川穹、香附、芍药、枳壳各4.5g,甘草1.5g,加三碗水熬成一碗,饭前服用。
功效: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从根本上调理肝郁气滞,既养肝之体,又利肝之用,肝郁气滞引起的色斑可以渐渐淡去。
2、外用方
仙蓉温齐
圣原名医名方,富含鹿尾巴、不老草、肉苁蓉、仙灵脾、黄芪等名贵本草萃取精华,有补肾助阳、温中散寒的功效,对肾气不足有很好的补益效果。鹿尾巴、不老草、肉苁蓉、丁香有补肾益精的作用;仙灵脾补益真阳不足;黄芪补气升阳;艾叶、干姜温经散寒、回阳通脉。
使用很简单,只需取适量涂抹于脐周,并以打圈的方式顺时针按摩脐周,上下可覆盖到中脘和关元穴,然后用烤灯照射30分钟,或者用灸10-20分钟,以穴位处有红晕、温热为度,一定要避免灼热烫伤。肝肾不足引起的色斑可以渐渐淡去,而且对女性痛经、月经不调也有一定调理作用。
妍丹容
包括肌源焕采乳霜、肌莹焕采面膜、肌莹焕采洁面乳等3款产品,蕴含人参、丹参、当归、香水月季、红花等多种植物萃取精华,具有生津养血、和胃华湿、祛风解毒等功效。
使用方式:
第一步,把洁面乳揉出泡沫后,轻按于微湿面部,打圈按摩片刻后洗净;
第二步,洁面后,取适量面膜均匀涂抹于面部,15-20分钟后用温水洗净;
第三步,取适量乳霜轻揉于掌心,然后均匀涂抹于面部,按摩至完全吸收即可。
温馨提示:妍丹容系列产品配合使用,效果更佳。其中,乳霜、洁面乳可每日早晚使用,面膜2-3天使用一次,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搭配使用。
3、穴位方
艾灸血海
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股内侧肌隆起处
每天坚持艾灸两侧血海各15分钟,或按摩5~10分钟,可以起到活血生血的作用,改善血虚血瘀引起的色斑。
按揉太冲
太冲穴: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
此为肝经原穴,调控着肝经的总体气血。肝气淤滞时按压会痛,每天按揉5分钟。坚持十天半个月,肝郁气滞引起的色斑可以渐渐淡去。
本文参考网络,感谢原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