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考点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

第十章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

 易考点1:常用养生保健方法

中医养生是传统中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养精神、调饮食、服药饵、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

  养生的主要目的即为“尽享天年”。近几年来,中医“治未病”理论得到广泛重视,其主要内容,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未病先防“既是养生的手段,也是养生的重要目的。”

  饮食养生强调食养、食节、食忌、食禁等,传统的运动养生有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放松功、内养功、空劲功、形神桩等。针灸、按摩、推拿、拔火罐等,也常被用做养生保健。

  常用养生保健方法

  1.体质调护

  体质辨识是以中医体质分类为基础,根据人群中个体不同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等方面的特征,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一定的方法,通过整理、分析、归纳分成若干类型。将中医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个体质,平和质之外的八种体质类型均为偏颇体质。

  2.饮食养生

  饮食养生,就是按照中医理论,调整饮食,注意饮食宜忌,合理地摄取食物,以增进健康,益寿延年的养生方法。其目的在于补益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颇,抗衰延寿。

  饮食养生,大要有四:一要“和五味”,即食不可偏,要合理配膳,全面营养;二要“有节制”,即不可过饱,亦不可过饥,食量适中,方能收到养生的效果;三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四要因时因人而宜。中医尤其注意饮食禁忌。

  3.传统运动养生

  运用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进行锻炼,以活动筋骨,调节气息,静心宁神来畅达经络,疏通气血,和调脏腑,达到增强体质、益寿延年的目的。传统养生运动的特点,归纳起来,大要有三:

  (1)以祖国医学理论指导养生运动,传统运动的每一招式,都是与中医理论密切相关。

  (2)注重意守、调息和动形的谐调统一。意念,呼吸和躯体运动的配合,即要达到形、神一致,意、气相随,形、气相感,使形体内外和谐,动、静得宜,方能起到养生、健身的作用。

  (3)融导引、气功、武术、医理为一体,源于导引气功的功法有:五禽戏、八段锦等;源于武术的功法有:太极拳、太极剑等,都是以畅通气血经络、活动筋骨、和调脏腑为目的。融诸家之长为一体,则是养生运动的一大特点。

  太极拳练功要领如下:①神静、意导;②含胸拔背、气沉丹田;③沉肩坠肘、体松;④全身谐调、浑然一体;⑤以腰为轴;⑥连绵自如;⑦呼吸均匀

易考点2:常用养生保健方法

4.经络保健

  针灸、推拿、穴位贴敷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的重要中医治疗手段,同样也是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保健措施和方法。

  (1)保健灸: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以达到和气血、调经络、养脏腑、益寿延年的目的。艾是灸法理想的原料。灸足三里穴确可改善人的免疫功能,并对肠胃、心血管系统等有一定影响。

  (2)推拿:运用手和手指的技巧,推拿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从而达到预防、保健目的的养生方法,较有代表性的保健推拿方法有:熨目、摩耳、摩腹、摩涌泉。

  (3)穴位贴敷: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药液等调成糊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如凡士林等)、黄醋、枣泥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等,再直接贴敷穴位,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目前在“治未病”领域最常用的穴位贴敷方法为“三伏贴”三伏贴,又叫“冬病夏治”该方法适用于在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遇寒冷刺激加重的漫阻顽固性肺系疾病。

  5.药物养生

  中医认为,药物养生,用之得当可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固护先天、后天,从而起到益寿延年的作用。

  补气类:人参、黄芪、茯苓、山药、薏苡仁

  养血类:熟地黄、龙眼肉、何首乌、阿胶、紫河车

  滋阴类:枸杞子、玉竹、黄精、桑葚、女贞子

  补阳类:菟丝子、鹿茸、肉苁蓉、杜仲

  益寿延年名方:

  健脾益气方:人参固本丸《养生必用方》、大茯苓丸《圣济总录》、资生丸《兰台轨范》、八珍糕《外科正宗》等;

  益肾方:彭祖延年柏子仁丸《千金翼方》、乌麻散《千金翼方》

  其应用原则包括:

  1.不盲目进补;2.补勿过偏;3.辨证进补;4.盛者宜泻;5.泻不伤正;6.用药宜缓等。

易考点3:常用养生保健方法 

 6.起居作息养生

  (1)和谐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医认为,自然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人的寿命的长短,对环境的选择和相处十分看重。

  (2)起居有常:中医养生家认为起卧休息只有与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相适应,才能有益于健康,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样可以起到保持阴阳运动平衡协调的作用。

  (3)劳逸适度:古人主张劳逸“中和”,有常有节,认为劳役过度,精竭形弊是导致内伤虚损的重要原因。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7.娱乐养生

  各种娱乐活动,如琴棋书画、花木鸟鱼、旅游观光、艺术欣赏等,可怡神养性,防病健身。琴、棋、书、画,被古人称为四大雅趣,也是娱乐养生的主要形式和方法。

  历代养生家多提倡远足郊游、欣赏花木鸟鱼,而道家、佛家的庵、观、寺,庙也多建立在环山抱水,风景优美之处,以得山水之清气,修身养性。

  8.精神养生

  精神养生,就是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神之法,包括清静养神、立志养德、开朗乐观、调畅情志、心理平衡等方面。

健康管理师详情咨询

刘老师: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congronga.com/rcyj/49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