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方论补养之剂

欲救人而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我若有疾,望医之救我者何如?我之父母妻

子有疾,望医之相救者何如?

医方论

作者:费伯雄

朝代:清

年份:公元年

六味地黄丸

地黄(砂仁酒拌、九蒸九晒)八两山茱肉(酒润)山药四两茯苓(乳拌)丹皮泽泻三两

蜜丸。

此方非但治肝肾不足,实三阴并治之剂。有熟地之腻补肾水,即有泽泻之宣泄肾浊以济之;有萸肉之温涩肝经,即有丹皮之清泻肝火以佐之;有山药收摄脾经,即有茯苓之淡渗脾湿以和之。药止六味,而大开大合,三阴并治,洵补方之正鹄也。

附桂八味丸

熟地八两山茱肉四两山药四两茯苓三两丹皮三两泽泻三两附子一两肉桂一两

蜜丸。

附桂八味为治命肾虚寒之正药,亦导龙归海之妙法。然虚阳上浮,火无所附者,必于脉象细参,或脉洪大,而重按甚弱;或寸关洪大,而两尺独虚细者宜之。否则抱薪救火,必成燎原之势矣。

知柏八味丸

大熟地八两山茱肉四两山药四两茯苓三两泽泻三两牡丹皮三两知母二两黄柏二两

蜜丸。

知柏八味虽云壮水制火,究竟苦寒太过,徒伤胃气,水亦无以滋生,不如用介类潜阳生精益髓之法为妥。或肾有邪火,强阳不萎等症,可以暂用。

七宝美髯丹

何首乌赤白各一斤(去皮、切片、黑豆拌、九蒸九晒)白茯苓(乳拌)半斤牛膝(酒浸、同首乌第七次蒸至第九次)当归(酒洗)枸杞(酒蒸)菟丝子(酒浸蒸)各半斤破故纸(黑芝麻同拌炒)四两

蜜丸。

此温补命肾、兼摄纳下元之剂。地黄补肾中之阴,首乌补肾中之阳,各为君药,不可合并,用各有当也。

还少丹

熟地二两山药一两五钱牛膝(酒浸)一两五钱枸杞(酒浸)两半山茱肉茯苓(乳拌)杜仲(姜汁炒)远志(去心)楮实(酒蒸)五味子(炒)小茴香(炒)巴戟天(酒浸)肉苁蓉(酒浸)各一两石菖蒲五钱

加枣肉,蜜丸。

此方以温补脾肾为主,参以润肺金而通山泽,用意极佳。微嫌远志、菖蒲二味开透太过,与羸乏盗汗等症不宜,不如酌用丹参、柏仁之类为妥。

黑地黄丸

苍术(酒浸)熟地黄一斤五味子半斤干姜(春冬一两,秋七钱,夏五钱)

枣肉蜜丸。

此方去脾湿,润肾燥,极为老洁,然湿胜者为宜,血虚者,尚宜酌量加减。

虎潜丸

黄柏(盐酒炒)半斤知母(盐酒炒)三两熟地黄三两虎胫骨(酥炙)一两龟板(酥炙)四两锁阳(酒润)当归(酒洗)一两五钱牛膝(酒蒸)白芍(酒炒)陈皮(盐水润)二两

羯羊肉酒煮烂捣丸,冬加干姜一两。

虎潜丸,息肝肾之虚风。风从虎,虎潜则风息也。惟知柏苦寒,用以泄肾经之邪火则可;若谓补肾滋阴,则予不以为是,不如用枸、菟等类为佳。

天真丸

精羊肉七斤(去筋膜脂皮,批开,入下药末)肉苁蓉山药各十两当归(酒洗)十二两天冬一斤

为末,安羊肉内缚定,用无灰酒四瓶,煮,令酒干,入水二斗,煮烂再入后药。

黄五两人参三两白术二两为末,糯米饮作饼,焙干和丸,温酒下。

此用血肉有情之品,以形补形。喜其不用地黄之滋腻,平调营卫,而不碍脾胃,故极为妥善。

三才封髓丹

天门冬熟地黄各二两人参一两黄柏(酒炒)三两砂仁一两五钱甘草(炙)七钱五分

面糊丸,用苁蓉五钱切片,酒一大盏,浸一宿,煎汤送下。

此方治龙雷之火不安,梦遗走泄则可,若肾气久虚,精宫不固者,岂得再用苦寒!断宜补肾纳气之法为是。

大造丸

紫河车一具败龟板二两(童便浸三日,酥炙黄)黄柏(盐酒炒)杜仲(酥炙)各一两五钱牛膝(酒浸)天冬(去心)麦冬(去心)人参各一两地黄二两(茯苓、砂仁六钱同煮,去之)

夏加五味子五钱,酒煮,米糊丸;女人去龟板,加当归二两,乳煮,糊丸。

方中用茯苓、砂仁二味,制地黄最佳。但恐黄柏苦寒,伤损脾胃,渐致食少、溏泄,则金气更伤,此不可以不虑也,不如减去为佳。

补天丸

紫河车一具黄柏(酒炒)龟板(酥炙)三两南杜仲(姜汁炒)牛膝(酒浸)一两陈皮一两

冬加干姜五钱,夏加炒五味子一两,酒糊为丸。

河车为生人造命之原,用之以补先天,并非假后天以济先天也。加减之法颇佳。但黄柏宜除去。

人参固本丸

人参二两天冬(炒)麦冬(炒)生地熟地四两

蜜丸。

此方治火旺克金者为宜,若脾胃虚弱,宜参用培土生金之法。

参乳丸

人参末人乳粉

等分蜜丸。

平补气血,一壮水之源,一益气之主。后人两仪膏,从此化出。

天王补心丹

生地四两(酒洗)人参玄参(炒)丹参(炒)茯苓(一用茯神)桔梗远志(炒)各五钱酸枣仁(炒)柏子仁(炒,研去油)天冬(炒)麦冬(炒)当归(酒洗)五味子(炒)各一两

蜜丸,弹子大,朱砂为衣。一方有石菖蒲四钱,无五味子;一方有甘草。此方原为心血不足,怔忡健忘等症而设,故收敛之药不嫌太重,有桔梗载药上浮,远志开通心气,二味已足。减去石菖蒲者为是,否则开泄太猛,非虚人所宜也。

孔圣枕中丹

败龟板(酥炙)龙骨(研末入鸡腹煮一宿)远志九节菖蒲

各等分为末,每服酒调一钱。

体壮、气浊、痰多者可服。若体气不甚强者,加当归、芍、丹参、柏仁等,方可久服。

大补阴丸

黄柏(盐酒炒)知母(盐水炒)四两熟地(酒蒸)败龟板(酥炙)六两

猪脊髓和蜜丸。

此治阴火炽盛,以致厥逆者则可,至内伤虚热,则断不可用。

滋肾丸(又名通关丸)

黄柏(酒炒)二两知母(酒炒)一两肉桂一钱

蜜丸。

坎之为象,一阳居二阴之中,故真阳奠安而不妄动。肾水大亏,不能制火,飞龙上亢,故喘急而小便秘。此方用知、柏以象二阴,用肉桂以象一阳,仍取坎卦之义,以通生化之原。意义极精,非寻常导龙归海法也。

斑龙丸

鹿角胶鹿角霜菟丝子柏子仁熟地黄

等分为末,酒化胶为丸。一方加补骨脂,一方加鹿茸、肉苁蓉、阳起石、附子、黄、当归、枣仁、辰砂。

鹿角、菟丝,阴中之阳也,地黄阴中之阴也,用以补肾,不偏不倚。若加入阳起石、辰砂等燥烈之品,则劫阴耗气,全失立方之旨矣。

龟鹿二仙膏

鹿角十斤龟板五斤枸杞二斤人参一斤

先将鹿角龟板锯截、刮净、水浸、桑火熬炼成胶;再将人参、枸杞熬膏和入,每晨酒服三钱。

峻补气血,不寒不燥,又能益髓固精,诚补方中最妙者也。

补火丸

石硫黄一斤猪大肠二尺

将硫黄为末实猪肠中,煮烂三时,取出去皮,蒸饼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

硫黄一味,道家尊之为金液,盖以硫黄为火之精,其性纯阳。《丹经》云∶阴气一分不尽不仙,故学仙者欲绝阴以归纯阳,必炼绝阴丹服之,以破除阴气。此道家烧炼之方,非寻常可用之药。尝见士大夫功成名就,妄想长生,烧炼硫黄、辰砂等物,按时服食。乃服之日久,无不腹胀面青,肠胃崩裂而死,可不戒哉!若寒疫阴厥,猝急之时,当病投之,功效大而且

唐郑相国方

破故纸十两(酒蒸为末)胡桃肉二十两(去皮烂研)

蜜调如饴,每晨酒服一大匙。不能饮者热水调。忌芸苔、羊肉。

本方加杜仲一斤,生姜炒蒜四两,名青娥丸。本方加杜仲、胡芦巴、小茴香、萆,名喝起丸。

喘与咳,由于痰随气升;腰脚痛,由于气不纳肾。方中二味温肾纳气,则喘咳自平,腰脚自强矣。青娥、喝起二方亦俱有意义。

二至丸

冬青子(即女贞实。冬至日采,不拘多少,阴干,蜜酒拌蒸,过一宿,粗皮擦去,晒干为末)旱莲草(夏至日采,不拘多少,捣汁熬膏,和前药为丸)

临卧酒服。一方加桑椹子为丸,或熬膏和入。

二至丸,取意甚佳,尚嫌力量浅薄,加入天冬、地黄、人参,以三才合二至始为得力。

扶桑丸

嫩桑叶(去蒂、洗净、晒干)一斤(为末)巨胜子(即黑脂麻,淘净)四两

将脂麻擂碎熬汁,和蜜炼至滴水成珠,入桑叶末为丸。

此即世所谓桑麻丸也。去风明目,乌髭黑发,颇为有功,至称驻颜益寿,则誉之太过,殊为失实矣。

参苓白术散

人参白术(土炒)茯苓甘草(炒)山药各二斤陈皮扁豆(炒)一斤半薏仁(炒)一斤砂仁一斤桔梗一斤莲肉(炒,去心)一斤

为末。每三钱,枣汤或米饮调服。

此健脾和胃之正药也。惟扁豆性劣,宜减去,尝见疟愈之后服扁豆者,无不复发,此可知也。

妙香散

山药(姜汁炒)二两人参黄远志(炒)茯神茯苓一两桔梗三钱甘草二钱木香二钱五分麝香一钱辰砂二钱(另研)

为末,每服二钱。酒下。

此方颇有作意,但参之固,终不敌麝香之开,诚恐耗散心气,神不能藏,君火不安,相火亦动。以之开解惊悸郁结则有余,以治梦遗失精则不足。不如减去,加沉香、琥珀等为佳。

玉屏风散

黄(炙)防风一两白术(炒)二两

为末,每服三钱。

此固表去风药,用以实表则可,若云加减即可代桂枝、麻黄等汤,则表实而邪无出路,断断不可。此等议论,误人不浅,必不可从。

四君子汤

人参白术(土炒)茯苓二钱甘草一钱

姜三片、枣二枚煎。本方加陈皮名异功散,再加半夏名橘半六君子汤,本方加木香、藿香、干葛名七味白术散,本方除人参加白芍名三白汤,本方合四物名八珍汤,又加黄、肉桂名十全大补汤。

四君子汤中正和平,为补方中之金科玉律。至加减有法者,如异功散之理气,橘半六君之去痰,香砂六君之温胃,加竹沥、姜汁之治半身不遂,七味白术散之去热治泻,均极妥善。

三白汤治内伤尚可,若谓治外感亦为奇方,则吾不信也。至于合四物为八珍,增黄、肉桂为十全大补,用各有当,皆不可磨灭之良方也。

升阳益胃汤

黄二两人参甘草(炙)半夏一两(脉涩者用)白芍(炒)羌活独活防风五钱陈皮四钱白术(土炒)茯苓泽泻柴胡三钱黄连二钱姜、枣煎。

东垣论饥饱劳役,阳陷入阴,面黄气弱,发热者,当升举阳气,以甘温治之。此真卓识确论,为治阳虚发热者开一大法门。惟方中辄用升、柴,恐上实下虚者更加喘满。在东垣必能明辨,当病而投。后人若执定此法,一概施之,则误人不浅矣。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黄苍术(泔浸,炒)甘草(炙)羌活一两升麻八钱柴胡一两五钱黄连(酒炒)五钱黄芩(炒)人参七钱石膏少许

每服三钱或五钱。

《东垣十书》,予最为服膺,以其重脾胃为正法眼藏也。如此方中升、柴、黄连、黄芩、石膏等,皆非可轻投,后人但师其意,不泥其方可耳。

补肺汤

人参黄(蜜炙)五味子(炒)紫菀一钱桑白皮(蜜炙)熟地二钱

入蜜少许和服。

此方但为肺气久虚以致咳嗽而设,其他咳嗽之症,不一而足,不可混施。方中有补有泻,用意亦佳,但桑皮、紫菀之薄弱,岂能敌参、、熟地之滞腻,独不虑助痰为病乎?至谓熟地壮水,免得子盗母气则可;谓为“化痰之妙品”,则佐使正未合也。

百合固金汤

生地黄一钱熟地黄三钱麦冬一钱五分百合当归贝母芍药(炒)生甘草一钱玄参桔梗八分

此方金水相生,又兼养血。治肺伤咽痛失血者最宜。李士材谓∶“清金之后,急宜顾母”,识解尤卓。予谓∶咽痛一定,急当培土生金也。

紫菀汤

紫菀(洗净,炒)阿胶(蛤粉炒)知母贝母二钱桔梗人参茯苓甘草五分五味子十二粒

此方治气极、久咳、失血极佳。若肺痈,盒饭去五味子,以肺气壅塞成痈,不宜收敛也。

秦艽扶羸汤

柴胡二钱秦艽人参当归鳖甲(炙)地骨皮钱半紫菀半夏甘草(炙)一钱

姜、枣煎。

所载见症乃阴阳两虚、碎金不鸣之候,并无表症,且体虚自汗,元气更伤。柴胡、秦艽、半夏、生姜乃辛散之品,重伤其阴,吾恐危亡随之矣。

黄鳖甲散

黄(蜜炙)鳖甲(炙)天冬五钱秦艽柴胡地骨皮三钱桑白皮紫菀半夏二钱五分茯苓三钱芍药生地黄知母甘草(炙)三钱五分人参桔梗肉桂一钱五分

姜煎。

此方过于繁杂不足法也。

秦艽鳖甲散

鳖甲(炙)一两秦艽知母当归柴胡地骨皮一两乌梅一个青蒿五叶

风为天之气,中人最速,郁而为热,固当清散,但深入骨里者,千万中无一二,盖骨蒸乃阴虚,非外风在骨也

益气聪明汤

黄人参五钱葛根蔓荆子三钱白芍黄柏二钱(如有热烦乱,春月渐加,交夏倍之。如脾虚去之,热淋少用)升麻钱半炙甘草一钱

临卧服。

此方重脾胃而兼治肝肾,立意最精,但升麻似乎过重,酌减其半亦可以升清开窍矣。

羊肉汤

当归白芍牡蛎()一两龙骨()五钱生姜二两附子(炮)二两桂枝七钱五分

每服一两,羊肉四两,加葱白煮服。

此方敛阴生阳,补虚固脱,色色周到,洵为佳制。

本文来源:医方论作者:费伯雄

医百病整理发布版权归作者所有

简医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最好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congronga.com/rcyj/22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