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改善母猪繁殖性能研究

中草药改善母猪繁殖性能研究

研究证明,在母猪饲养上使用中草药,能够改善母猪繁殖性能,提高泌乳性能,促进仔猪生长,预防仔猪黄白痢,降低仔猪死亡率,提高成活率。

苏德辉等()以草药一年蓬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哺乳母猪,仔猪断奶成活率提高4.86%,白痢发病率降低32.12%,45日龄断奶窝重提高26.67%,增长速度提高15.04%[25]。

杨宝琦等()用母仔壮中草药添加剂(益母草、老虎爪草、苦参、艾叶、王不留行、苍术等组成)饲喂哺乳母猪,仔猪黄痢发病率下降11.78%,白痢发病率下降35.54%,成活率提高19.28%,双月窝重提高23.79%[26]。

张鹤亮等()给哺乳母猪饲粮中添加2.5%中草药添加剂(党参、当归、王不留行等9味中药组成),可显著提高泌乳力、仔猪成活率及35日龄断奶窝重,并能提高母猪食欲,增加采食量,降低哺乳期仔猪死亡率[27]。

李胜绪等()将血见愁、乌梅、山泽泻、白芍、苍术等中草药按比例粉碎加入饲料中,在母猪产仔当日给母猪投服一个疗程,对仔猪黄痢具有较明显的预防效果;投服两个疗程,对仔猪黄痢和白痢均具有较理想的预防效果,且能显著提高仔猪育成率、增加窝重[28]。

张鹤亮等()在产后10日内哺乳母猪饲粮中添加2.5%中草药添加剂(黄芪、白术、当归、王不留行等11味中药及维生素组成),仔猪20日龄窝重和35日龄断奶重分别提高25.59%和25.90%,仔猪断奶个体重提高18.56%,哺乳期平均日增重提高22.76%,哺乳期仔猪成活率提高8个百分点[29]。

谷新利等()筛选出纯中药制剂“催乳Ⅰ号”治疗产后缺乳母猪,可使缺乳母猪在产后两周内泌乳量迅速上升,提前1周出现泌乳高峰,日泌乳量提高35%左右[30]。

谷新利等()将催乳保健Ⅱ号(王不留行、红花、川芎、漏芦、通草、木香、丹参等)从怀孕母猪产前4~7d按0.3%比例添加于饲料中至仔猪35日龄断奶,仔猪20日龄窝重提高24.87%,35日龄窝重提高25.02%,成活率提高11.03%,仔猪断奶个体重提高19.2%,哺乳期平均日增重提高20.99%,均达极显著水平[31]。

曹国文等()研究筛选出了以苍术、益母草、白头翁、黄柏等为主的十多味中草药组方并研制成复方制剂“母仔康”,对母猪乳腺炎,仔猪黄痢、白痢防治效果显著,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有良好的抗炎、抗致死效果,能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能透过血乳屏障,只需母猪服药就能通过乳汁达到防治仔猪下痢的目的[32]。

李杰生等()用中草药“促情散”加氯前列烯醇处理乏情后备母猪,发情率为97.62%,配种后46d不返情率为97.56%,平均产仔数为9.93头,产活仔数为9.09头[33]。

张秀英等()从产后当天开始,将g/(头·d)“仔猪健”(白头翁、苦参等8味中草药及增效剂配伍组成)分2次添加于母猪饲料中连用5d,停药7d,再给药5d,结果哺乳母猪添加“仔猪健”后能有效预防仔猪黄白痢,显著降低仔猪死亡率,显著提高仔猪育成率、增加窝重[34]。

谷新利等()对体质虚弱型母猪、正常泌乳母猪、肥胖型缺乳母猪分别使用自制中草药添加剂催乳保健Ⅰ号、催乳保健Ⅱ号、催乳保健Ⅲ号能显著促进所产的仔猪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和成活率[22]。

童晓莉等()在母猪基础饲粮中添加1%中药免疫增强剂饲喂一个繁殖周期,能很好地维护肠道有益微生物群落的正常平衡,显著提高母猪妊期增重(11.56%)和猪成活率(2.78%),极显著提高仔猪20日龄重和35日龄重,降低仔猪腹泻频次25.9%,显著增加仔猪血液中红细胞和T细胞数量[35]。马

玉芳等()从母猪产前5~7d开始,分别喂50g/(头·d)和g/(头·d)中药“黄白痢散”1次,产后1~2d连喂2次,之后每隔7d再喂1次,直至断奶,两组分别获得83.22%和94.29%的保护率,黄白痢发病率分别下降46.10%和58.06%,平均断奶窝重分别提高8.81kg和11.06kg,而窝收益分别增加98.22元和.22元[36]。

唐建安()研制的中药复方散剂“母仔康”,能尽快消除母猪乳腺炎症,改善乳汁的品质,预防乳源性疾病的发生;对母猪乳腺炎、仔猪黄痢和白痢的预防有效率分别为97.75%、97.92%和90.84%,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93%、95.42%和92.83%[37]。

蔡伟强()分别用中草药制剂和促性腺激素对产后乏情母猪进行催情治疗,中草药治疗的发情率为93.75%,平均产仔数9.12头;激素治疗的发情率为95.00%,平均产仔数8.01头[38]。、

黄颛()应用激素和中草药“催情散”(当归、香附、淫羊藿、阳起石、益母草组成)对异常发情母猪进行治疗,对发情表现不明显的青年母猪,中草药+HCG(或LRH-A3)组母猪发情率、配种受胎率、平均产仔数分别为54.3%、89.5%和9.18头,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MSG+HCG(或LRH-A3)组母猪发情率、配种受胎率、平均产仔数分别为51.4%、83.3%和9.33头,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中草药粉+HCG(或LRH-A3)、PMSG+HCG(或LRH-A3)两者效果相当,具有显著的催情作用,受胎率和产仔数显著提高[39]。

艾国良()对经产母猪分别添加3个配方中药(主要为淫羊藿、菟丝子、熟地、巴戟天、杜仲、党参、白术等)进行2个繁殖周期试验,产仔数分别提高9.61%、9.17%、10.04%;成活率分别提高10.02%、4.72%、3.70%;初生重分别提高10.00%、13.33%、12.00%;断奶窝重分别提高9.60%、14.46%、11.82%;产后发情时间分别缩短5.2、4.9、5.3d;仔猪腹泻率分别降低26.85%、31.77%、30.35%[40]。

孙明梅()对初产纯种长白母猪饲喂基础饲粮+0.5%中草药添加剂,仔猪20日龄窝重提高16.41%,35日龄断奶窝重提高19.12%,平均初生窝重和平均7日龄窝重有所提高,0~20日龄和0~35日龄窝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2.1%和23.26%;哺乳母猪0~20日龄及全期的泌乳量均提高21.25%,断奶后发情间隔缩短15.60%,下一胎窝产仔数提高27.27%,采食量有所提高;仔猪平均20日龄个体重提高14.21%,平均断奶个体重提高17.79%,平均出生个体重及平均7日龄个体重均有所提高,0~20日龄及0~35日龄平均个体日增重分别提高15.97%和19.14%;平均日增重(7~35d)提高20.79%,头均耗料有所增加,料重比有所降低;腹泻率和死亡率分别降低59.59%和21.65%;血清中IgG提高10.16%,IgA提高20%,对IgM、补体3(C3)及补体4(C4)影响不大[41]。

谢红兵等()在基础饲粮中分别加入0.1%、0.3%和0.5%复方中草药添加剂(王不留行、蒲公英、黄芪、甘草、陈皮、川芎组成)饲养哺乳母猪30d,21日龄仔猪窝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8%、22%和20%,成活率分别提高26%、27%和27%,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9%、10%和9%,21日龄个体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2%、12%和12%[42]。

曹国文等()从母猪预产前30d开始添加30g/(头·d)中药“复方女贞子散”(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等)连喂30d,母猪产活仔数、成活率和断奶重均提高,仔猪初生重提高24.04%,40日龄重提高18.07%,日增重提高17.32%;仔猪腹泻次数显著降低,表明中药“复方女贞子散”可以增强母猪和新生仔猪的抗病能力,显著提高繁殖母猪与哺乳仔猪的生产性能[43]。

吕世玺等()将围产期到断奶的母猪分为3个阶段用复方中药制剂进行调控45d,能显著减少母猪哺乳期失重,降低哺乳期背膘厚度下降幅度,缩短产后恶露持续时间,促进体况和生殖机能恢复[44]。

罗土炎等()对由卵巢机能失调、子宫炎、阴道炎为主要原因引起的乏情母猪,分别通过中草药制剂(饲粮中添加20g/kg的中草药制剂,日喂3次)和西药促性腺激素(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肌肉注射1次,隔天再治疗注射1次)进行催情治疗,发情的及时进行人工授精,结果中药组除发情率比激素组略低外,受胎率、产仔数和成活率均高于激素组,证实中草药验方对乏情母猪具有较好的提高繁殖性能的作用[45]。

张彩云等()在配种前一周母猪饲粮添加酶解安胎中草药直到妊娠35d,可以提高妊娠母猪体内孕酮水平,改善母猪子宫环境,提高胚胎成活率,起到一定的保胎作用;在妊娠后期及哺乳母猪饲粮中添加酶解中草药,可以显著提高母猪泌乳量及哺乳仔猪生长性能,促进母猪乳腺发育并提高哺乳母猪体内的GH和PRL水平[46-47]。

王应权等()添加复方中草药添加剂(王不留行、菟丝子、白芍、黄芩和淫羊藿组成)饲养哺乳母猪,窝增重提高14.03%,仔猪成活率提高5.04%,仔猪平均日增重提高5.28%[48]。

王钦等()在母猪饲料中添加高、中、低剂量中草药添加剂,仔猪平均窝重比对照提高11.96%~29.01%,处理2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增加了12.5g,断奶仔猪的腹泻率、病死率分别下降17.02和11.5个百分点,表明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可以提高母猪生产性能,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同时减少仔猪腹泻的发生,增强仔猪的免疫力,从而降低死亡率[49]。

林新仁等()在32头经产母猪饲料中添加不同量和胃平喘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饲喂至哺乳仔猪断奶,仔猪日增重提高,对母猪及仔猪猪瘟抗体水平的高低也存在着一定好的影响[50]。

李瑞等()对经产大长母猪基础饲粮中添加mg/kg中草药饲喂51d(产前30d和哺乳期21d),母猪产活仔数、断奶头数、成活率、初生窝重、断奶窝重、窝增重及日均泌乳量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提高,仔猪腹泻率显著降低,初生头重、断奶头重有升高趋势,仔猪日增重、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有降低趋势[51]。

王春华等()在怀孕30d的大白母猪基础饲粮每天添加3次中草药合剂,每次5g;中药有机铬组在中药添加剂组的基础上每千克饲料中再添加μg的有机铬,结果中药添加剂组母猪的呼吸频率和体温比对照组分别降低3.66次/min和1.02℃,母猪在高温条件下产健仔数比对照组提高18.29%;中药有机铬组母猪呼吸频率和体温比对照组分别降低5.60次/min和1.26℃,所产健仔数比对照组提高10.14%[52]。

白秀梅等()从经产母猪配种到21d断奶结束饲喂添加有1%中草药添加剂的基础饲粮,有提高母猪哺乳期采食量、仔猪初生个体重和哺乳仔猪日增重的趋势,并且降低了窝产死仔数,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个体重;在母猪妊娠前期和中期,有降低母猪粪便分值的趋势,在妊娠后期和分娩后两周,显著降低了母猪的粪便分值,粪便分值接近正常粪便,可见这种中草药添加剂可以提高母猪采食量,促进哺乳仔猪生长,缓解母猪便秘[53]。

王国强等()在泌乳母猪饲粮中分别添加0.25%和0.50%中草药添加剂(王不留行、黄芪、甘草、川芎、通草、当归等)饲喂28d,使仔猪断奶窝重分别提高26.33%和4.97%,仔猪死亡率分别降低47.28%和72.58%,每窝断奶活仔猪数分别提高4.97%和14.34%[24]。

彭媛媛等()在产前50d到产前20d,有严重或较严重便秘的经产母猪分别饲喂添加含0.5%的水剂、常规粉和超微粉中草药复方剂(肉苁蓉、决明子、当归、大黄、厚朴、枳壳、蜘蛛香、熟地、黄芪和甘草等10味中草药制成)的饲粮,结果表明该复方制剂对母猪便秘疗效明显,饲喂第8天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其中以超微粉碎法制成的方剂效果最好[54]。

谢全喜等()在妊娠后期莱芜黑猪基础饲粮中添加0.1%复合微生态制剂+0.07%中草药饲喂,仔猪活仔率和仔猪育成率分别提高8.57%和6.75%,断奶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14.01%和25.73%,腹泻率降低24.62%;泌乳力提高38.04%,料乳比降低18.81%;14d乳汁中IgM高出对照组和0.07%中草药组23.28%和31.16%,7d和14d时乳汁中IgG分别高出对照组25.49%和35.54%;综合考虑,0.1%复合微生态制剂+0.07%中草药添加组在提高仔猪生产性能,降低仔猪腹泻率,提高母猪泌乳力,降低料乳比,提高母猪粪便中乳酸杆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数量等方面效果均优于0.07%中草药添加组[55]。

朱先利等()在妊娠30d母猪基础饲粮中添加1剂/(头·d)“宜力健”(复方中草药制剂)饲喂,每月连续使用7d,至母猪下一次配种再妊娠时结束,平均窝产活仔数提高1.8头,初乳中IgG含量提高20.74%、初乳中各项营养成分也有改善趋势;断奶母猪体况评分提高24.71%,7d内和14d内的发情率均提高10个百分点,情期受胎率提高13.33个百分点;仔猪21日龄断奶个体重提高2.32%、21日龄断奶窝重提高10.47%;哺乳仔猪腹泻指数降低17.70%,其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母猪分娩的滞产率、早产率和哺乳期三联征发病率分别降低15、25和10个百分点[56]。

黄静等()在高温下基础饲粮中添加0.1%新型中草药复方制剂饲喂空怀母猪10d,母猪血清中热应激蛋白70(HSP70)含量显著低于高温对照组,血液中IgG、母猪发情率均显著高于高温对照组,使用的新型中草药复方制剂能够明显改善母猪热应激下的不良状况[57]。

尧国荣等()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25%、0.5%和0.75%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王不留行、漏芦、路路通、马鞭草、当归、益母草、黄芪、甘草8味中草药)饲养哺乳母猪51d,仔猪断奶成活率分别提高9.5%、10.6%和10.2%,21d断奶仔猪个体重分别提高4.1%、10.7%和10.0%,0~21d仔猪日增重分别提高5%、15%和15%,哺乳母猪总泌乳力分别提高16.4%、32.0%和29.9%[58]。

许美解等()在仔猪断奶前5d开始分别在经产母猪基础饲粮中添加2%中草药配方1和2连用15d,从配种后第85天开始添加1%中草药配方1和2饲喂母猪到分娩后10d,两个繁殖周期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产死胎比率分别高于试验组6.7和10个百分点,产木乃伊比率对照组为3.3%,两个试验组均正常;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分别降低10和6.6个百分点,平均窝产仔数分别提高1.16和1.01头[59]。

尧国荣等()从母猪妊娠85d开始至断奶后发情间隔期10d结束,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饲喂,母猪窝产总仔数、21d断奶个体重与断奶成活率均优于对照组,窝产活仔数、初生仔猪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7.25%和18.33%,初生窝重提高27.46%,21d断奶窝重提高17.22%;总泌乳力与日均泌乳力分别提高17.22%和13.06%,初乳中的乳蛋白和乳脂含量分别提高19.94%和26.83%;断奶母猪14d内发情率和总受胎率分别提高9.22和12.36个百分点,母猪断奶后再发情配种时间缩短1.54d;哺乳仔猪腹泻指数下降18.67%,皮毛发育状况评分提高3.64%[60]。

来源:成都蓄康生物科技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本网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项目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故仅供参考使用。其中政策法规和标准的文档不可作为正式法规和标准文本使用。本网站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网站而引起的损失,不承担责任。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的较好办法
网络营销总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congronga.com/rcyj/13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