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正华中药歌诀首白话解读本

临床中药学是中药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仅常用者就有数百味之多,每给研习者特别是初学者带来困难。自宋以降,为方便初学者诵记,许多先贤以韵体形式撰写成四言或七言药性歌诀。这些歌诀虽朗朗上口,简要精练,易于诵记,但却不能细列药物的性能与临床应用等,给熟悉掌握其临床应用带来了不便。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从事中医药教育工作七十余年,悉心研究与讲授临床中药学,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早在年就对明代名医龚廷贤的《药性歌括》进行了注释,并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受到了全国读者的极大欢迎。然而,随着学科的发展,当今人们对常用中药的研究与应用又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与经验,而龚廷贤的《药性歌括》却不能反映这些成果。为此,颜教授在年初,特参照前人编纂歌诀的经验,以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学》教材为基础,亲手编撰了新的《中药歌诀》,以适应教学之需求。新编《中药歌诀》仍仿古贤采用四言韵体,先时供中医药本科生学习参考,后经笔者整理,曾以《常用中药首歌诀》为题发表于健康报振兴中医刊授学院主办的《中医刊授自学之友》及北京教育考试院主办的《北京自学考试报》等。年,颜教授与弟子张济中又对其进行了简要注释,并冠名《颜正华中药歌诀首》,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此歌诀通俗易懂、重点突出、易读易记,它从一个侧面体现了颜教授的学术水平,对普及中医药知识,帮助在校学生与中医药爱好者学习临床中药学大有裨益。本次注释是在颜教授指导下,参照现行各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临床中药学》教材,以及有关专著,重新对其进行了补充、修订与解读,并名之曰《颜正华中药歌诀首白话解读本》。中医学认为,药物之所以能扶正祛邪,消除疾病,强身健体,是因其各具独有的性能特点,也可称为偏性。这种特有的偏性是每味中药的效用核心,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理论基础。每一味中药都具有独特的性能特点、功效主治、配伍应用及使用注意,环环相扣,互为印证,缺一不可。此次解读,首先简述各药的来源与药性,接着详释其性能特点与功效应用。性能特点力求言简意赅、准确无误;功效应用包括功效、主治病证、用药配伍、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等,力求精练翔实、实用有验。在习读时,首先要弄清各药的性能特点,然后再以此为主线,理解记忆其功效主治,领悟掌握其配伍应用及使用注意等,以达谙熟活用之目的。本书汲取了古今本草名家特别是恩师颜正华教授等讲解《临床中药学》的学术思想与经验。内容丰富,理验兼备,文句精练,科学实用。希冀它的刊行能对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中医师和中药师、从事中医药教学的教师,以及中医药院校各类在读生和喜爱中医中药的广大读者有所裨益,能为岐黄事业的兴旺发达添砖加瓦!在即将付梓之际,谨向指导我研习教授临床中药学与临证悬壶的恩师颜正华教授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鼎力支持本书编写的诸位同道和同学致以诚挚的谢意!笔者撰写此稿虽呕心沥血,力求精要实用,但由于水平与能力所限,挂一漏万者难免,诚望同道及读者斧正为盼。常章富年5月8日编写说明本书分总论与各论两部分。总论共5章,分别是:中药产地:先列歌诀,继释产地对药材质量与疗效的影响、道地药材的含义及意义。中药采集:先列歌诀,继释采集对药材质量与疗效的影响、各类药材的采集时间等。中药炮制:先列歌诀,继释炮制的目的与主要方法,以及对药物品质和性能的影响。中药性能:章前与每节前先列歌诀,分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与无毒的概念、产生或依据、效用、表述、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中药应用:每节前先列歌诀,继释中药配伍的概念、配伍七情的内涵;四大用药禁忌的含义、源流及内涵;剂量的概念、古今计量单位换算、确定依据及量效关系;用法的概念、给药途径、应用剂型、汤剂的煎煮方法、服药方法。各论21章,论述常用中药味。每章设章前简释,部分分节或类。章前简释:一般按含义、药性特点、功效与主治病证、分类及各类的特点、使用注意等次第展开。分节的章,只在分类及各类的特点项论述各节药物的药性特点、功效及主治病证。各药的论述,一律按歌诀、来源、药性、性能特点、功效应用(包括主治病证、配伍应用、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次第简释。其中:歌诀:以颜正华教授编著的《中药歌诀》为蓝本,并重新进行了补充与修订。来源:源于植物、动物者言明其源于何科及药用部位,矿物者只言明其源于何类矿物,由加工而来者则言明其源于何种半加工品。药性:简释其味、性、有毒无毒、归经等。性能特点:结合歌诀赅要其性能特点。功效应用:首列功效;续接主治病证及药物的配伍应用;再另段按先内服后外用,简释其用法用量;最后明示其使用注意事项。所示剂量,多指成人的一日用量。此外,在个别药之后还设附注,补述正文未尽而又必须说明的相关问题。各章药物的排序,据笔者数十年的讲授经验或习惯,以中医治疗学和辨证学为纲,按药性或性能特点之同异次第排列,以利归纳记忆与鉴别应用。书后加索引。将各药的正名或别名等按笔画顺序排列,以备检阅。常章富年6月6日总论药出天然,品种万千,护佑苍生,世代相伴。中药,即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防治、诊断疾病的药物。它是我国传统药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中药的认识和应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若干特点。其品种繁多,仅古籍记载就有种以上,发展至今已达余种。中药是我国人民防病治病和强身健体的主要武器,数千年来它对保障国人的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它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药中以植物类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故古人将中药或中药学均称为“本草”。第一章 中药产地产地保效,不可小瞧,质优效佳,名曰地道。由于药物产地的水土、气候、温度、日照等自然条件的不同,同一种类的药物在不同的地区出产,其质量与疗效差异很大。经过长期的应用比较,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道地药材,也称“地道药材”。即产于某一地区,质量好,疗效佳,历史久的优质药材。确定道地药材的关键是临床疗效,而药材的临床疗效又与品种、产地、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如四川的黄连、川芎、附子,江苏的薄荷、苍术,广东的砂仁、陈皮,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云南的茯苓,河南的地黄,山东的阿胶等,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道地药材虽在长期的生产和用药实践中形成,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环境条件的变化及无计划的采掘使上党人参灭绝,东北人参遂独为道地;三七原产广西,称为广三七、田七,云南产者(滇三七)后来居上,遂为三七的新道地产区。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重视中药产地与质量的关系,强调道地药材的开发和应用,是保证中药疗效的重要环节。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中药材需求量日益增加,再加上很多药材的生产周期长,产量有限,单靠道地药材产区的扩大生产,已经无法满足药材需求,故必须在保证药材质量和疗效的前提下,研究道地药材的栽培和养殖技术,创造特定的生产条件,开展异地引种药用植物和驯养药用动物,以扩大药源,生产优质中药材。第二章 中药采集中药采集,最讲时宜,欲保质效,不可违逆。中药材的有效成分,是药物效用的物质基础。这种物质基础的质和量,又受到中药材的采收季节、时间和方法的影响。中药材的采集是确保药物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影响药物性能和疗效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植物中,其化学成分的积累是不相同的,甚至会有很大差别。有些药物因生长年限不同,所含有效成分差异很大,如甘草中的甘草酸,生长三四年者比生长一年者几乎高出一倍;人参总皂苷的含量,以生长6~7年者最高。有些则随月份变化,如丹参以7月份有效成分含量最高;黄连也以7月份小檗碱含量最高,可延续到第6年。有些随时辰变更而变化,如曼陀罗中生物碱的含量,早晨叶子含量高,晚间则根中含量高。由此可知中药材讲究采收时间是有科学根据的。按药用部位的不同,各类药采集时间:全草类:多数在植株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有的割取地上部分,如薄荷、荆芥、益母草、紫苏等;有的带根拔起入药,如车前草、蒲公英、紫花地丁等。茎叶同时入药的藤本植物,则待其生长旺盛时割取,如夜交藤、忍冬藤等。此外,有的须用嫩苗,如绵茵陈等。叶类: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时进行。此时植株茂盛,性味完壮,药力雄厚,最宜采收,如大青叶、荷叶、艾叶、枇杷叶等。个别也有例外,如桑叶须在秋末冬初经霜后采。花类:一般应在花蕾开放时采收,次第开放者应分次采收,如菊花、旋覆花、月季花。有些应在花蕾含苞欲放时采收,如金银花、槐米、辛夷等。此外,红花则宜在花瓣由黄色变橙红色时采收,以花粉入药的蒲黄则须在花朵盛开时采收。果实和种子类:多数果实类药材当在其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如瓜蒌、枸杞子、马兜铃;少数有特殊要求者则须在果实幼嫩时采摘,如乌梅、青皮、枳实等。以种子入药者,属同一果序的果实成熟期相近,可以割取整个果序;属次第成熟,则应分次采摘。有些干果成熟后很快脱落,或果壳裂开种子散失,宜在开始成熟时采收,如茴香、白豆蔻、牵牛子等。易变质的浆果宜在清晨和傍晚时采收,如枸杞子、女贞子等。根和根茎类:一般在早春和深秋采收为宜,此时新芽初萌或植株将枯,根或茎中有效成分含量最高,如天麻、苍术、葛根、桔梗、大黄、玉竹等。其中有的因冬采春采而质量有别,如天麻冬采者质佳,春采者质差。此外,也有少数例外,如半夏、延胡索以夏季采收为宜。树皮和根皮类:多在春夏之间采剥,因这时植株生长旺盛,树皮易于剥离,如黄柏、厚朴、杜仲等。有些根皮类药则以秋后采收为佳,如牡丹皮、地骨皮、苦楝根皮等。此外,肉桂则宜在十月采收,因此时油多又易剥离。动物类药材因品种不同,采收各异。具体时间,以保证药效和容易获得为原则。如桑螵蛸应在3月中旬采收,过时则虫卵已孵化;鹿茸应在清明后45至60天截取,过时则角化;驴皮应在冬至后宰剥,因此时驴皮厚而质佳;斑蝥等小昆虫应在数量较多的活动期捕捉等。一般可随时采收。第三章 中药炮制药物炮制,方法各异,增效减毒,遵循不移。中药炮制,是指依据中医药理论,按照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需要,以及调配、制剂或药物自身性质特点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种专门的制药加工技术。简言之,炮制就是将原生药材加工成中药饮片的过程,是中药材在制剂前的各种必要加工处理的通称。古称炮炙,也称修事、修治和修制。由于“炮”和“炙”的原义是指用火烧烤、焚烧、烘烤,或在烈日下曝晒等简单的加工处理,不能概括中药材在制剂前的各种加工处理技术,故今人改用“炮制”一词。中药材大多是来源于原生植物、动物或矿物,需经过修制整理才能使用。原生中药材经炮制加工处理后,用于配方、制剂的药物形式被称为中药饮片。炮制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药效。有毒药、峻猛药的合理炮制,是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1.增强药效 大多数炮制方法均可从不同角度提高药效成分的溶出率,以增强药物的疗效,如切制能增加药材与溶剂的接触面积,使药效成分易于溶出等。许多中药经用某种特定的辅料炮制后,可增强药效,如蜜炙百部、紫菀,可增其润肺止咳作用;酒炒川芎、当归,可增其温经活血作用;醋制延胡索、香附,可增其止痛作用;姜汁炙半夏、竹茹,可增其止呕作用;羊脂炙淫羊藿,可增其补肾壮阳作用等。有的中药经火煅或清炒后可增强其药力,如火煅白矾为枯矾,可增其燥湿、收敛作用;炒制槐花,能增其止血作用等。2.消降药毒 即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烈性或副作用。如川乌、附子、草乌、半夏、天南星、马钱子等毒性较大,生品内服极易中毒,炮制后毒性降低;巴豆、千金子毒大峻泻,去油用霜,可减缓其毒性与泻下力;酒炙常山,可减缓其峻烈的催吐作用等。3.改变性能 许多药物经炮制后可改变其性能,使之更能适合病情需要。如地黄生用凉血,而制成熟地黄则性转微温以补血见长;生姜煨熟,能减缓其发散之力,增强其温中之效;南星经牛胆汁制后,不但能使其药性由温变凉,而且还能增强其息风止痉作用;大黄本为沉降之性,酒制后既能使其上行而清上焦之热,又能增强其活血化瘀作用;何首乌生用润降通便,制熟后则失去润降作用而专补肝肾等。4.便于贮藏 有些药物在贮藏前要进行干燥处理,降低其含水量,以免在贮存中因霉变、腐烂而变质。如植物类药材在贮藏前通常要干燥;桑螵蛸须蒸制杀死虫卵,防止孵化,以便贮藏等。5.保存效能 植物种子类药材要经过蒸、炒等加热处理,以终止种子发芽,保存药物的效能,如紫苏子、莱菔子等。一些含苷类成分较多的药材,其苷类成分在贮藏过程中可能被药材自身所含的酶所分解,故需在贮藏前通过加热处理而破坏其酶,以保存其效能,如黄芩、苦杏仁等。6.适宜调制 矿物、动物甲壳及某些种子类药材,需进行粉碎、切制等加工处理,以便处方调配或制剂,如自然铜、磁石、珍珠母、穿山甲等;许多植物类药材须经过加工切成段、丝、片、块等饮片,以便分剂调配。7.净药准量 即纯净药材,以便准确称量。在采收、保存药材的过程中,常混有泥土、杂质,或保留有非药用部分,必须经过纯净处理,去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以保证药物的净度和剂量的准确。如根类药材应洗去泥沙,除去芦头(残茎);皮类药材应剥去粗皮(栓皮);枇杷叶要刷去毛;蝉蜕要去头足等。8.矫味利服 动物类药材或其他有特殊臭味的药物,应采用漂洗、酒炙、醋炙、炒黄等处理,以矫味矫臭,利于服用,如海藻、肉苁蓉当漂去咸味腥味等。1.修制 主要有纯净、粉碎、切制等。纯净:即采用挑、拣、簸、筛、刮、刷等手段,去掉灰屑、杂质及非药用部分,使药物清洁纯净的炮制方法。如拣去合欢花中的枝、叶,刷除枇杷叶、石韦叶背面的绒毛,刮去厚朴、肉桂的粗皮等。粉碎:即采用捣、碾、镑、锉等手段粉碎药物,以符合制剂和其他炮制法的要求的炮制方法。如牡蛎、龙骨捣碎,便于煎煮;琥珀、珍珠研粉,便于吞服;羚羊角镑成薄片,或锉成粉末,便于制剂和服用等。切制:即采用切、铡的手段,把药物切制成一定规格的炮制方法。经如此炮制的药物,既便于进行其他炮制,又利于干燥、贮藏和调剂时称量,还有助于药物成分的溶出。切制的规格很多,如天麻、槟榔宜切薄片,泽泻、白术宜切厚片,黄芪、鸡血藤宜切斜片,白芍、甘草宜切圆片,肉桂、厚朴宜切圆盘片,桑白皮、枇杷叶宜切丝,白茅根、麻黄宜铡成段,茯苓、葛根宜切成块等。2.水制 即采用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处理药材的炮制方法。其目的主要是清洁、软化药物、调整药性。常用的有洗、淋、泡、漂、浸、润、水飞等。洗:是将药材放入清水中,快速清洗的炮制方法。淋:是将质地坚硬的药材,在保证其药效的前提下,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变软的炮制方法。润:又称闷。是根据药材质地的软硬,加工时的气温与使用的工具,用淋润、洗润、泡润、浸润、晾润、盖润、伏润、露润、包润、复润、双润等多种方法,使清水或其他辅料润透药材,在不损失或少损失药效的前提下,使药材软化,便于切制饮片的炮制方法。如淋润荆芥,泡润槟榔,酒洗润当归,姜汁浸润厚朴,伏润天麻,盖润大黄等。漂:是将药物置宽水或长流水中浸渍一段时间,并反复换水,以除去药物的腥味、盐分及毒性成分的炮制方法。如将昆布、海藻、盐附子漂去盐分,紫河车漂去腥味等。水飞:是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炮制方法。常用于矿物类、贝甲类药物的制粉,如飞朱砂、飞炉甘石、飞雄黄、飞滑石等。3.火制 主要有炒、炙、煅、煨、烘焙等。炒:是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材置加热容器内,用不同的火力连续加热,并不断搅拌或翻动至一定程度的炮制方法。具体又有不加辅料与加辅料之别。不加辅料炒,又称清炒,具体有炒黄、炒焦、炒炭等。炒黄能增强疗效、缓和药性、降低毒性,如炒牛蒡子能缓和其寒滑之性,并易于煎出其有效成分;炒薏苡仁能增强其健脾止泻作用等。炒焦能增强疗效和缓和某些药物的性能,如栀子炒焦,能缓和其苦寒之性;槟榔炒焦,能使其药性缓和等。炒炭能增强药物的收敛止血作用,如栀子炒炭存性,能增强其凉血止血作用;乌梅炒炭,能增强其收敛止血作用等。加辅料炒,是指将某种辅料放入锅内加热至规定程度,投入药物共同拌炒的炮制方法。所用固体辅料有中间传热作用,能使药物受热均匀,炒后能使药物质变酥脆,易于药物成分的煎出,并能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增强疗效,常用的有土炒、麸炒、米炒、砂炒(烫)、蛤粉炒(烫)、滑石粉炒(烫)等,如土炒白术、麸炒枳壳、米炒斑蝥、砂炒穿山甲、蛤粉或滑石粉炒阿胶等。炙:是指用液体辅料拌炒药物,使辅料渗入药物组织内部,以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减少副作用的炮制方法。通常使用的液体辅料有蜜、酒、醋、姜汁、盐水、童便等。如蜜炙黄芪、甘草可增其补中益气作用,蜜炙款冬花可增其润肺止咳作用,酒炙川断可增其通血脉作用,酒炙牛膝可增其补肾强腰膝作用,醋炙青皮可增其疏肝止痛作用,盐炙杜仲、巴戟天可增其补肾作用等。煅:是将药物直接放于无烟炉火中或适当的耐火容器内煅烧的炮制方法。具体有明煅和闷煅之别。其中:明煅,又名直接煅。是将药物直接放于炉火上或装入适当的容器内,进行煅烧的方法。本法一则能使被煅药物质地松脆或失去水分,易于粉碎及煎煮,多用于坚硬的矿物药或贝壳类药,如煅白矾、煅代赭石、煅紫石英、煅海蛤壳等。二则能增强被煅药物的收敛作用,如煅龙骨、煅牡蛎、煅赤石脂等。闷煅,又名扣锅煅、间接煅、密闭煅。是将药物在高温缺氧的条件下煅烧成炭(全部炭化)的炮制方法。本法能改变药物的性能,产生新的功效,增强止血作用,或降低毒性,如血余炭、陈棕炭、灯心草炭、干漆炭等。煨:是将药物用湿面或湿纸包裹,置于加热的滑石粉中;或将药物直接置于加热的麦麸中;或将药物层层隔纸加热的炮制方法。在古代,是将药物用湿面或湿纸包裹,埋于热火灰中,加热至面或纸焦黑、药物至熟为度,又称炮法。本法可降低药物的烈性或副作用,或改变其性能,如煨诃子、煨肉豆蔻等。烘焙:是将药材用文火间接或直接加热,使之充分干燥的炮制方法,以便粉碎、贮存或降低毒性。如焙虻虫、焙蜈蚣、焙壁钱幕(蟢子窝)。4.水火共制 主要有煮、蒸、淬、等。煮:是用清水或液体辅料与药物共同加热的炮制方法。本法能降低药物的毒烈之性,如醋煮芫花,水煮川乌、草乌,可减低其毒性;或增强药物的某一功效,如酒煮黄芩可增强其清肺热的功效;或清洁药物,如以豆腐与珍珠同煮,能令其洁净。蒸:是利用水蒸气或隔水加热药物的炮制方法。本法能减缓药物的猛烈之性,如酒蒸大黄可缓和其泻下作用;或改变药物的性能,如何首乌经反复蒸晒后,不再有泻下力而能补肝肾、益精血等;或便于保存药效,或利于贮存,或便于切片,如清蒸黄芩、酒蒸黄芩、蒸桑螵蛸等。淬:是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中,使其酥脆的炮制方法。淬后不仅易于粉碎,而且辅料被其吸收,可发挥预期疗效。如醋淬自然铜、鳖甲、代赭石,黄连煮汁淬炉甘石等。:又称水烫。是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取出的炮制方法。本法常用于种子类药物的去皮和肉质多汁类药物的干燥加工处理。如杏仁、桃仁,以便去皮;马齿苋、天冬,以便晒干等。5.其他制法 常用的有制霜、发酵、发芽、复制法等。制霜:是将种子类药材压榨去油或矿物类药材重结晶的炮制方法。如巴豆、千金子去油制霜、芒硝制成西瓜霜等。发酵:是将药材与辅料拌和,置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经霉菌和酶的催化分解,使其发泡、“生衣”的炮制方法。本法可改变原药的性能,生产出新药,如神曲、淡豆豉、半夏曲等。发芽:又称糵法。是将成熟果实及种子,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促使其萌发幼芽,并由此而具有新的功效,如谷芽、麦芽、大豆黄卷等。复制法:是将净选后的药物加入一种或数种辅料,按规定程序反复加工的炮制方法。本法能增强疗效、改变药性、降低或消除毒烈之性。如以鲜姜、白矾制半夏,以鲜姜、白矾、牛(或猪)胆汁制天南星等。此外,还有干馏法,如竹沥、蛋黄油、黑豆馏油等均为用此法所制。第四章 中药性能中药性能,药之灵魂,精通谙熟,择用有神。所谓中药性能,即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研究中药性能的理论就叫药性理论,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中医认为,药物防治疾病的基本原理,不外是扶正祛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使之在最大限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作用,是因其各具独特的性能,也称之为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等。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包括治疗效用和不良反应。中药的治疗效用,又称中药的作用、功效或功能;中药的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和毒性反应等。总括之,此即中药对人体作用的两面性。充分而合理地利用中药的治疗作用,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既是高效安全用药的重要保证,也是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中药的性能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是以药物(药材)为观察对象。前人常将二者相联系,用主以性能、兼以性状的方法,解释药物的作用原理,本书在解读中药性能与单味药的性能特点时也欣然从之。然而,二者的含义和认识方法迥异,不能混为一谈。第一节 四 气四气为纲,寒热温凉,厘定其性,圭臬显彰。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和寒热变化的作用特点,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四气之外,还有平性,是指药物寒热偏性不明显者。但这只是相对而言,实际上仍有偏温偏凉之别,仍未超出四气的范围。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而来,与所疗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反。也就是说,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石膏、板蓝根对发热口渴、咽喉肿痛等热证,有清热泻火、利咽、解毒作用,即表明其具寒凉之性;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如附子、干姜对脘腹冷痛、四肢厥逆等寒证,有温中散寒、回阳救逆作用,即表明其具温热之性。从本质而言,四气只有寒凉与温热二性。凡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凡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四气对人体的作用具有两面性,倘若应用不当,即可对人体产生不良作用。此时,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而温热性则有伤阴助火之害。寒、热、温、凉、平,是对药物四气的概括性表述。在具体表述时,除上述五种外,又常按四气程度的不同进一步区分,标以大寒、大热、微温、微寒、平而偏凉、平而偏温等。掌握四气理论,是为了依据药性合理地选择药物,具体有四:1.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药物,治热病投寒药,治寒病投热药。如治气分高热,投性寒的石膏、知母;治亡阳欲脱,投性热的附子、干姜等。2.据病证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药物。如治亡阳欲脱,选大热之附子,而治一般中寒腹痛,投温性之煨姜;反之,则于治疗不利,甚则损伤人体。3.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并用,至于孰多孰少,据情而定。4.对于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者,则又当分别治以热药或寒药,必要时加用药性相反的反佐药。有些药物的寒凉或温热之性,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如甘草性平,生用平而偏凉,炙用则平而偏温;地黄生用性寒,熟用则性微温等。说明炮制可以影响某些药物的药性。第二节 五 味五味立创,非单口尝,功归七味,纲举目张。五味,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其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五味学说是中医归纳解释药物效能的说理工具。五味,最初是由健康人口尝药物的真实滋味而得知,如黄连味苦、蜂蜜味甘、生姜味辛、乌梅味酸、芒硝味咸等。继而人们发现药物的滋味与药效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对应性,如功能发表行散的药多辛味、能补虚缓急的药多甘味、能敛肺涩肠的药多酸味、能降泄燥湿的药多苦味、能软坚散结的药多咸味。于是,在遇到用口尝滋味不能解释药物的效用时,便依据上述规律反推其味,所推出的味与口尝味无关系。如葛根,临床证明其既能生津止渴,又能发表透疹,用口尝所得甘味只能解释归纳其生津止渴作用,而发表透疹则难以归纳解释,故又据发表透散多味辛的原则,再赋予其辛味。如此,葛根的药味不只是甘,而且有辛。经过无数次推理比较,医药学家逐步认识到这种以药效确定药味的方法要比口尝法更科学、更接近于临床实际,故今之药味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药味既是药物的滋味,又超出药物的滋味,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如治表证的荆芥、薄荷,治气滞的香附,治血瘀的川芎等,都具有辛味。辛味药大多能耗气伤津,气虚津亏者慎用。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如治虚证的黄芪、熟地黄、核桃仁、枸杞子,治挛急作痛、调和药性的饴糖、甘草等,均具甘味。某些甘味药还能解药、食毒,如甘草、蜂蜜等。此外,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甘味药大多能腻膈碍胃,令人中满,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如治自汗盗汗、遗精滑精的五味子,治久泻久痢的五倍子,治久咳的乌梅,治大汗虚脱、崩漏经多的山茱萸等,均具酸味。另外,酸能生津、安蛔,如木瓜、乌梅等。酸味药大多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能泄、能燥、能坚。其中,能泄的含义有四:一指苦能通泄,如大黄苦寒,功能泻热通便,治热结便秘每用;二指苦能降泄,如苦杏仁味苦降泄肺气,治咳喘气逆必投;代赭石味苦而善降逆,治呃逆呕喘常选;三指苦能清泄,如黄连、栀子味苦,能清热泻火,治火热内蕴或上攻宜择;四指行(或散)泄,如具苦味的大黄除能降泄外,又能散泄,善活血化瘀,治血瘀兼便秘者每用;马钱子能散泄,善通络散结、消肿定痛,治顽痹痛、疮肿、癌肿每用;丹参能行泄,善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治血瘀诸证每用。能燥,即指苦能燥湿,如治寒湿的苍术、厚朴,治湿热的黄柏、苦参等,均为苦味。能坚的含义有二:一指苦能坚阴,意即泻火存阴,如黄柏、知母即是;二指坚厚肠胃,如苦味的黄连少量投用有厚肠止泻作用等。苦味药大多能伤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如治瘰疬、痰核的昆布、海藻,治癥瘕的鳖甲,治热结便秘的芒硝等,均具咸味。《素问·五脏生成》云:“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故食盐类咸味药不宜多食,高血压动脉硬化者尤当如此。有的咸味药如芒硝,能泻下通肠,脾虚便溏者慎用。能收、能敛,同酸味一样有收敛固涩作用,如治滑脱诸证的龙骨,治久痢脱肛的赤石脂,治崩漏带下的海螵蛸等,均具涩味。习惯将涩附于酸。涩味药大多能敛邪,邪气未尽者慎用。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如治水肿、小便不利的猪苓、茯苓,均具淡味。常将淡附于甘。淡味药过用,亦能伤津液,阴虚津亏者慎用。能散、能行、能开,有化湿、辟秽、开窍、醒脾等作用,如功能化湿的藿香、辟秽的苏合香、开窍的麝香、醒脾的佩兰等,均具芳香味。习惯将芳香归为五臭之列,有时也与辛味并列,称为辛香之气。芳香味与辛味一样,亦能耗气伤津,气虚津亏者慎用。在五臭中还有臭、膻、腥、碱、焦等。其中,臭味与香味没有严格的界限,对人体的正负效应相似。焦味能健胃,如治食积不消常选用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等。至于膻、腥、碱等,今之解释药性很少应用,故不做介绍。具体表述,按分级的多少可分为两大类。一为三级表述法,如常将苦味分为微苦、苦、大苦等。二为二级表述法,如常将辛味分为微辛、辛;甘味分为微甘、甘;酸味分为微酸、酸;咸味分为微咸、咸;涩味分为微涩、涩;淡味分为微淡、淡等。气与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其中气偏于定性,味偏于定能,只有将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性能。如紫苏与薄荷虽均味辛而能发散表邪,但紫苏性温而发散风寒,薄荷性凉而发散风热;黄芪与石斛虽均味甘而能补虚,但黄芪性温而善补气升阳,石斛性微寒则善清热养阴。气与味配合的原则有二:一为任何气与任何味均可组配;二为一药中气只能有一,而味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两个或更多。味越多,说明其作用越广泛。气味配合规律有二:一为气味均一,二为一气二味或多味。气味配合与疗效的关系有二:一为气味相同,功能相近。辛温的药多能发散风寒,如麻黄、紫苏等;辛凉的药多能发散风热,如薄荷、菊花等;苦寒的药多能清热解毒,如黄芩、黄连等;甘温的药多能补气或助阳,如黄芪、锁阳等。有时气味也有主次之别,如黄芪与锁阳虽均为甘温,但黄芪以甘为主则补气,锁阳以温为主则助阳。二为气味相异,功能不同。其中有味异气同者,如麻黄辛温能散寒发表、苦杏仁苦温能降气止咳、乌梅酸温能敛肺涩肠、大枣甘温能补脾益气、肉苁蓉咸温能补肾助阳;有味同气异者,如桂枝辛温能发表散寒、薄荷辛凉能发表散热、附子辛热能补火助阳、石膏辛寒能清热泻火等。第三节 升降浮沉浮沉升降,作用定向,或有两兼,亦属有常。升降浮沉,即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这种趋向与所疗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疗疾患的病位相同。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概之有四:一据药物的质地轻重。凡花、叶类质轻的药多主升浮,如菊花、桑叶等;种子、果实及矿物、贝壳类质重的药多主沉降,如紫苏子、枳实、磁石、石决明等。二据药物的气味厚薄。凡气味薄者多主升浮,如紫苏叶、金银花等;气味厚者多主沉降,如熟地黄、大黄等。三据药物的性味。凡性温热、味辛甘的药为阳性,多主升浮,如桂枝等;而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为阴性,多主沉降,如天花粉、芒硝等。四据药物的效用。药物的临床疗效是确定其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病势趋向常表现为向上、向下、向外、向内,病位常表现为在上、在下、在外、在里;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也具有向上、向下、向里、向外的不同作用趋向。如白前能祛痰降气,善治肺实咳喘、痰多气逆,故性属沉降;桔梗能开提肺气、宣肺利咽,善治咳嗽痰多、咽痛音哑,故性属升浮。在具体运用时应相互合参,特别是前三点,绝不能一途而取,必须合参并结合临床疗效,才能准确判定其性属升浮还是沉降。此外,有不少药表现为升浮与沉降皆具的二向性,如胖大海既具升浮之性而清宣肺气、化痰利咽,又具沉降之性而清泄火热、润肠通便。有的药物升降浮沉之性不明显,如鹤草芽能杀虫,就从杀虫而言,其升降之性难定。升和浮、沉和降,都是相对的。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向外,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泻利等。一般说,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分别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宜用于病位在上在表或病势下陷类疾病的防治;沉降类药能下行向内,分别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作用,宜用于病位在下在里或病势上逆类疾病的防治。如果不能合理地运用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亦可造成不良反应。若将升浮之性明显的药误投或过用于病势上逆病的治疗,或将沉降之性明显的药误投或过用于病势下陷病的治疗,均可加重病情。大多数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在其功能中可以看出,如具有辛温解表作用的药物其性大多升浮,具有泻热通便作用的药物大多沉降等。有时也用专门语言论述其升降浮沉之性,如云蝉蜕、蔓荆子质轻上浮,大黄苦寒沉降,茯苓甘淡渗利,磁石质重镇潜等。至于具有二向性的药物,或在其功能中可以看出,如前胡具有降气祛痰、宣散风热作用,前者即表现出其具沉降之性,后者即表现出其具升浮之性;或用专门语言论述,如云桂枝既走表,又走里;川芎上行头目,下走血海等。每一味药物的升降浮沉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影响其转化的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炮制。某些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可因炮制而改变,如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等。二是配伍。在复方配伍中,少量性属升浮的药,在同较多的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制约;反之,少量性属沉降的药,在同较多的升浮药配伍时,其沉降之性可受一定制约。第四节 归 经归经创立,基于医理,脏腑经络,定位可依。归,即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经,即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以说明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从而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依据。理论基础有二:一是藏象学说。所谓藏象学说,即论述人体脏腑各自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既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又是中药归经的理论基础。如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出现异常,即可导致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癫狂、痴呆、健忘、昏迷等症,分别选用酸枣仁(养心安神)、远志(宁心安神)、朱砂(镇惊安神)、麝香(开窍醒神)等可减轻或消除上述各症,即云其归心经。2.经络学说 所谓经络学说,即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它补充了藏象学说的不足,是中药归经的又一理论基础。该学说认为人体除了脏腑外,还有许多经络,其中主要有十二经络及奇经八脉。每一经络又各与内在脏腑相联属,人体通过这些经络把内外各部组织器官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整体。体表之邪可以循经络内传脏腑,脏腑病变亦可循经络反映到体表,不同经络的病变可引发不同的症状。当某经络发生病变出现病证,选用某药能减轻或消除这些病证,即云该药归此经。如足太阳膀胱经主表,为一身之藩篱,风寒湿邪外客此经后,可引发头项痛、身痛、肢体关节酸楚等症,投用羌活(散风寒湿止痛)能消除或减轻这些症状,即云羌活归膀胱经等。确定依据有二:一据药物特性。每种药物都具有不同的形、色、气、味等特性,有些医家(特别是古人)有时也以此作为归经的依据,其中尤以五味多用,如辛入肺,陈皮、半夏、荆芥均味辛,故归肺经;甘入脾,饴糖、甘草、党参均味甘,故归脾经等。然按此确定药物的归经往往带有片面性,即便是将诸特性合参时也欠准确。二据药物疗效。前人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逐步认识到每种药物治病都有一定的范围,以此确定药物的归经十分准确。如紫苏子、白前能治疗咳喘,而咳喘为肺脏功能失调所致,故归肺经;茯神、柏子仁能治疗心悸、失眠,而心悸、失眠为心脏功能失调所致,故归心经等。一般采用十二脏腑经络法表述,常直接书为归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膀胱、胆、心包、三焦经等;或不提脏腑之名而用经络的阴阳属性表述,如入少阴、入太阴、入厥阴、入少阳、入太阳、入阳明;有时也将上述二法合并表述,如入少阴心经、入厥阴肝经等。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具体有二:一是指导医生根据疾病表现的病变所属脏腑经络而选择用药。如热证有肺热、肝热等不同,治肺热咳喘,即选归肺经而善清肺热的黄芩、桑白皮等;治肝热或肝火证,即选归肝经而善清肝火的龙胆、夏枯草等。2.指导医生根据脏腑经络病变的传变规律选择用药 由于脏腑经络的病变可以互相影响,临床治疗各种病证并不是某经病单纯使用某经药,还要根据脏腑经络之间的生理关系和疾病传变规律,选择归他经的药与之相配进行治疗。如咳嗽痰喘,治疗时就不能只选用归肺经的药,若为肝火犯肺所致,常以归肺经能清肺化痰的海蛤粉与归肝经能清热凉肝的青黛同用,使肝肺两清,咳喘早愈;若兼脾虚者,又当以归肺经的止咳化痰药与归脾经的健脾药同用,使痰消,咳喘早愈。第五节 有毒与无毒有毒无毒,兼论正负,扬长避短,安全效著。有毒与无毒,从狭义上讲,是指药物用于人体后能否造成伤害而言。从广义上讲,除指药物的作用能否对人体造成伤害外,还应包括药物对人体治疗作用的强弱。也就是说,药物的有毒与无毒反映了其偏性对人体的正负两面性。一般说,药物的有毒与无毒和“毒”的大小,与其对人体伤害程度的轻重及治疗作用的强弱成正比。“毒”,在中药学中有狭义与广义之别。物之能害人即为毒,这是狭义的毒,似指今之药物的不良反应。广义的“毒”含义有二:一为药物的总称,也就是说药即是“毒”,“毒”即是药;二为药物的偏性,也就是说药物之所以能治病,就在于其有某种偏性,这种偏性就是“毒”,其对人体具有两面性,即既能治疗疾病,又能毒害人体,关键在如何应用。广义的“毒”虽在表述上有药物的总称与药物的偏性之分,而实际上却很难分割。因为从理论上说,凡药必有偏性,有偏性才可称其为药。故也有人据此将药物的总称与药物的偏性概括为药物偏性的总称。也就是说,广义的“毒”是指药物偏性的总称。现代药理学中所说的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时药物出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毒性反应对人危害较大,多因过用、久用而致。副作用对人体危害轻微,停药后能消失。此种说法有时也被中药学所采用。如何确定药物的有毒无毒,一直是中医药学家探讨的问题。总括各家论述主要有三,即:含否有毒成分。一般有毒药主含偏性突出或非常突出、能伤害人体的毒性成分,如砒石含三氧化二砷、马钱子含番木鳖碱等;无毒药不含偏性突出或非常突出、能伤害人体的毒性成分,如牛蒡子、茯苓、浮小麦等。整体是否有毒。中药大多为天然药,一药中常含许多成分,这些成分相互制约,偏性突出或非常突出、能伤害人体的毒性成分也不例外;抑或虽含某种偏性突出或非常突出、能伤害人体的毒性成分,但含量甚微,致使这些含有某种有毒成分的中药在整体上不显示毒性。用量是否适当。使用剂量是否适当,是确定药物有毒无毒的关键,未超出人体对药物的最大承受量即为无毒,超过则为有毒。一般说凡有毒中药,特别是有大毒者,治疗量与中毒量比较接近或相当,安全度小,易对人体造成危害。无毒中药虽治疗剂量幅度大,安全度高,但也并非绝对不会伤害人体。其中一部分药如人参、大黄等,常量或稍大于常量应用不会出现不良反应,若大量应用,即有毒害人体的可能;而另一部分药如山药、浮小麦等,超大量应用或食用,也不会毒害人体。此依据尤为重要,它是确定药物有毒无毒的关键。当代,对偏性平和或比较平和的无毒药一般不分级,具体行文时也不用文字标出。而对偏性突出或非常突出的有毒药一般分为三级,即大毒、毒、小毒,具体行文时常用文字标出其有大毒、有毒、有小毒,如云砒石有大毒、附子有毒、吴茱萸有小毒等。毒大的药,其作用强烈,对人体伤害较大;毒小的药,其作用较缓,对人体伤害较小。对于已标有毒类药,依据其毒性是否容易消除为标准,可分为两类,即:毒性难于消除类。即指此类药物的毒性应用炮制手段难于消除或减弱,如源于矿物类的砒石、砒霜、朱砂、轻粉、铅丹等有大毒或有毒药。临床应用时,主要通过控制其剂量,以保证用药安全。毒性易于消除类。即指此类药物的毒性可通过炮制或控制用量消除或减弱,如源于植物类的乌头、附子、草乌、马钱子、巴豆、半夏等,源于动物类的蟾酥、白花蛇、蜈蚣、全蝎、蛇毒、蜂毒等。临床应用时,可通过合理炮制或控制剂量,以保证用药安全。另,如前所说,也可根据药物偏性突出的程度,将其分为大毒、毒、小毒三类,以警示其对人体危害程度的大小。对于未标有毒类药,依据超常规量使用能否毒害人体为标准,也可分为两类,即:潜在毒害类。即指此类药在常量或稍大于常量应用时,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而大量或超大量应用,就可能对人体造成毒害,如源于植物类的大黄、人参、甘草等,源于动物类的鹿茸、海狗肾、黄狗肾等,源于矿物类的磁石、代赭石、皂矾等。实际无毒类。即指此类药物,药食两可,即使是超大量应用或作食用,也不会毒害人体,如源于植物类的山药、小麦、薏苡仁等,源于动物类的紫河车、羊肉、猪肤等。药物的有毒与无毒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药物的品种、来源、入药部位、产地、采集时间、贮存、加工炮制、剂型、制剂工艺;应用时的配伍、给药途径、用量、用药次数与时间长短、外用涂敷面积的大小;用药时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种属、皮肤与黏膜的状况;以及药物生长环境是否被污染等。引起中药毒害人体(即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1.品种混乱 有些人不辨真伪,误将混淆品种作正品使用,引发中毒。如有的地区将有毒的香加皮作五加皮入药使用,导致中毒。2.误服毒药 有些人迷信传说和文献错载,误服有毒特别是有大毒中药,致使中毒。如有人误信马钱子能避孕,取七粒捣碎服,遂致中毒死亡。3.用量过大 有些人误认为中药均无毒或毒性甚小,不必严格控制剂量,在求愈心切的心理支配下,盲目加大用量,导致中毒。如有人过量服用人参或大面积涂敷斑蝥而致中毒死亡。4.炮制失度 有些有毒药生用毒大,炮制后毒减。若炮制失度,毒性不减,即可引发中毒。如有人服用含有炮制失度的草乌制剂而致中毒。5.剂型失宜 有些药物在服用时对剂型有一定要求,违则中毒。如砒石不能作酒剂,违之则增毒,引发中毒或毙命。6.疗程过长 有些人误认为中药均无毒或毒性甚小,长期使用有毒的中药或含有有毒成分的中成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7.配伍不当 中成药组方不合理、中药汤剂配伍不合理、中西药联用不合理等,均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8.管理不善 有些单位对大毒药管理不善,造成药物混杂,或错发毒药,遂致中毒。如有人在调剂时,误将砒石当花蕊石等发给患者,造成中毒身亡。9.辨证不准 临床因辨证失准,寒热错投,攻补倒置,导致不良反应的案例时有发生。如明为脾虚泄泻,反用大剂黄连,致使溏泄加重;虽为血虚,但兼便溏,仍投大剂当归,致使溏泄不已。10.个体差异 由于个体差异,各个体对某些药物的耐受性相异,乃至高度敏感,也常引起不良反应。如白芍、熟地黄、牡蛎等,本为无毒之品,常人服之一般不会发生不良反应,但有个别患者服后引起过敏,临床时有报道。11.离经悖法 无论是应用单味中药,还是复方中药及中成药,都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否则就会引发或轻或重的不良反应。如近年有人将张仲景《伤寒论》小柴胡汤按原方原量制成颗粒剂,用于临床治疗肝炎和肺炎,由于用药时不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而是依据西医药理论为指导、以药理研究结果为基础,结果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等。由上可知,导致药害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药物的了解不够或应用不当,而不在于药物本身所具有的固有性能。有毒与无毒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主要有六点:1.正确使用有毒药,化有毒为无毒 用量是决定有毒中药能否毒害人体的关键,经过合理炮制的有毒中药也是如此。一般说,凡是经过合理炮制的有毒中药,只要用量适当就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害。故而,对有毒或大毒的中药,无论以体内或体表何种方法给药,均须严格控制其用量,既不可一次过量用,亦不可常量持久用。有些人盲目地加大用量或常量久用,均是错误的。使用此类药物的正确方法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加量,至产生疗效而未出现不良反应为止,不能盲目久用。2.区别对待无毒药,不使无毒变有毒 从总体看,无毒药与有毒药相比,虽有药性平和、常用治疗量幅度大、安全性高等优点,但也不是味味绝对不会对人体造成毒害,故临床应用应具体分析,区别对待。特别是对有潜在毒害作用类的药,更应小心谨慎。3.严把质量关,是减毒的根本措施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其对人体的伤害,保证高效安全用药,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严格把好药材、饮片及成药的质量关,杜绝伪劣、假冒及霉变药品流入市场。每个中医药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过硬的业务水平,在中药栽培、采收、贮存、生产及调剂等环节严格把关,务使品种准确而不掺杂伪劣,贮存妥切而不走油霉烂,炮制依法而不违规省时,制剂合理而不偷工减料。4.用法得当,是减毒的重要环节 中药的使用方法是否合理得法,对中药的有毒无毒影响极大。用之违法,非但无功,反而为害。临床用药应做到:合理配伍,避开配伍(包括中西药联用)禁忌;选择正确的、有利于增效减毒的给药途径。毒大力强者内服宜慎,尽量多地采用消化道(包括口服、鼻饲、肛门滴注)、呼吸道及体表给药法,少用或不用血管给药法;合理确定日(24小时内)给药次数。每日所用总量不能超过人体的最大耐受量;谨防蓄积中毒,不可无节度地长期使用有毒的单味药、复方或中成药。一般用至邪去病愈或初步痊愈,即可停用,以待自身调节;或减量用,或改用力缓之药,或以食养,以巩固疗效;外用中药,特别是有大毒者,不可超量大面积施用,以防过量吸收而致中毒。5.准确辨证,是减毒的必要保证 全面准确地辨析用药者的病证、体质、年龄、性别、种族及皮肤状况等,是消除或减缓中药不良反应的必要保证。6.识别过敏者,及早予以防治 中药的“有毒”,有时是指过敏反应。减少或杜绝中药的这种“有毒”反应,关键是善于识别,及早防治。而掌握导致过敏反应的一般规律,又是善于识别过敏反应的先决条件。故每一个医生在遣药组方时,务必要详细询问用药者的病史,弄清楚其对单味中药或中成药有无过敏史,以便避免使用对用药者致敏的药物。用药后,医者与用药者都要密切观察,如出现皮疹、恶心、呕吐、心悸、尿血、喘息等不良反应,且这种反应与药物的性效无关,应立即停用,并酌情处理。若确系所用药物的过敏反应,应在条件允许下,尽可能确认变应原究为何种中药或中成药,并告知患者日后不得再用,以免重蹈覆辙。又有人统计,中药注射剂注射给药引致的过敏性休克和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的概率,不仅高于以其他剂型和给药途径的给药者,而且有死亡者,故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尤当小心。第五章 中药应用中药的应用包括配伍、禁忌、剂量和用法等内容,掌握这些知识,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所必须的。第一节 配 伍独用力单,增效须伍,双元多元,配伍有度。所谓中药配伍,即根据病情、治法和药物的性能,选择两种以上药物同用的用药方法。药物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其目的是:增强治疗效能,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减少不良反应。所谓“七情配伍”,又称配伍七情、药物七情。除“单行”外,皆从双元配伍用药角度,论述单味中药通过简单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它高度概括了中药临床应用的七种基本规律,是中医遣药组方的基础。1.单行 即应用单味药就能发挥预期治疗效果,不需其他药辅助。如独参汤,单用人参一味补气固脱等。2.相须 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配知母可增强清热泻火效果等。3.相使 即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两药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的疗效。如以补气利水的黄芪为主,配以利水健脾的茯苓为辅,茯苓能增强黄芪的补气利水效果等。4.相畏 即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故云半夏畏生姜。5.相杀 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故云生姜杀半夏。6.相恶 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7.相反 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害反应。如乌头反半夏、甘草反甘遂等。在药物七情中,单行既不增效或减毒,也不增毒或减效,临床可据情酌选;相须、相使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相畏、相杀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需考虑选用;相恶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此外,若按协同与颉颃论,相须、相使表示协同,相畏、相杀、相恶却表示颉颃。所谓“君臣佐使”,即从多元用药的角度,论述各药在方中的地位及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它高度概括了中医遣药组方的原则,是七情配伍的进一步发展,对学习研究中药成方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君药 即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它体现了处方的主攻方向,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药物。2.臣药 意义有二,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3.佐药 意义有三,一为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二为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三为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4.使药 意义有二,一是引经药,即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古今医家

古今医家与中医药人一起成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congronga.com/rcsh/81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