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高血压比较严重,但事实上低血压也更严重。高血压病毕竟有很多西药可以用,但是低血压基本上没有西药可以升。所以治疗低血压我们一般用中医。
低血压病人一般是什么情况呢?最典型的就是头晕乏力,心慌气短,属于典型的气血不足表现。当然有时候还会伴随其他情况,但是往往通过我们中医的辨证论治,往往会有很好的效果,有很多的低血压病人服用中药1月不到,血压就可以恢复正常。
比如我在治疗低血压病人时候,一般是从气虚角度治的。在我看来一般临床上可见的低血压病人往往都是气虚突出,而且阳气不升,所以在治疗时候我常用全方位调理的方子,再加上升举阳气的方子。
年的时候有位姓李的患者,时年31岁,一直测血压发现都是偏低的,来诊前还测过自己的血压显示是75/50毫米汞柱,自从血压低以后,一直就有头晕、心慌,气短,胸闷就好像要窒息一样。
尤其是每天的正午之后尤其比较严重。李女士来我门诊的时候,我还发现患者长期大便秘结,而且手足心烦热,观患者的形态,发现体态偏瘦,而且整个人精神萎靡。
观患者的舌象,发现患者舌头光滑无苔;
给患者把脉后,发现其脉象细、数。
辨证论治:手足心热、便秘以及舌象、脉象等表现确定患者属于气阴不足;而从患者头晕、精神萎靡、血压过低可以看到患者明显的阳气不升,因此治疗我们既要帮助患者养阴,又要温阳,这样双管齐下,所以这里我就用方生脉散加肉桂、黄芪这样的方子。
具体组方:红参、五味子、麦冬、黄精、黄芪、熟地、肉桂、肉苁蓉、枳壳,1日1剂,吃3剂。
其中红参有大补元气的效果,可以益气摄血,
五味子是收敛的,可以敛阴不至于阴气流失,
麦冬同样也是润肺养阴之良药,同时还能消除心烦,
黄精同样是补阴药,可以补气养阴,而且还益肾,
熟地亦是滋阴的药,可以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黄芪是补气之常用药,气阴两虚所以不仅要滋阴还得加强气,
肉桂是我们用来梳理气的药,虽然气补足了如果不知道往哪里走也不行的,
肉苁蓉是唯一温补肾阳的药,可以补益精血
而枳壳本身就是一味保证气在流通身体各处过程中各个节点通畅的药。
这样滋阴最重要,接着是补气,温阳,然后是梳理气的流通,阴阳平衡,气血流通就让身体的各处血供应充足,这样就肯定会让血压逐渐恢复。
李女士在吃完3剂药后,头晕、心慌、气短、胸闷大大改善,血压则测/65毫米汞柱,大便每日1-2次。因为我在用方时候为了更快温阳,所以肉苁蓉的用量比较高。当患者这些情况开始改善,这时候就要减半,减半后嘱咐患者再吃3剂,之后随访患者的头晕、心慌、气短、胸闷等低血压症再未发作,并且也不再精神萎靡。
事实上,低血压情况是比较危险的一种情况,尤其是对心脑的损伤。所以在这里也是为什么我要快速让患者用最少的药,最短的时间升血压的关键。你看我的方子只是其中滋阴,养阴的药就占了一多半,而温阳的只有1味药,这就是“秘诀所在”。
当然,我在治疗心脑疾病方面也还是比较谨慎的,不会“大开大合”的用药,因为像这些疾病一般都要循序渐进的改善,千万不可一蹴而就,如果这样做了很可能会有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出现。
#平安吉祥过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