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点击上方的“蓝色字体”
前天晚上,琼在群里说:再见了,亲爱的同学们,再见了,大宜昌,谢谢同学们的热情。 我心微微一怔,感觉我们才刚刚团聚,余温尚存,她怎么就这么急匆匆地要离开。 再一想,我已在店里开了三天门,其实也没什么事,只是想一个人安静地呆着。 年就这样悄然地结束了。 我给辉打了一个电话,问他新年好。 他每次都是笑嘻嘻地接电话,可以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电话那头他接电话时高兴的样子。 我问他那个由同学们所聚的幅字我是不是忘在他家了,他说是的,字他已收起来了。 那个写满福的福字,是同学们新年最美好的祝福,我下次去要记得拿回来装裱,然后再挂到他家客厅里的墙壁上。 呆在店里,外面冷,关着玻璃门,很安静。 听不到人行走的脚步声,但车驶过的声音很清楚,对面服装店里反复回唱的那曲《恭喜发财》也听得清清楚楚。 我打开在辉家随意拍的视频,竟然有二十几个片断长半个多小时,这是我第一次给同学们拍视频,很想尽快地把它剪辑出来让他们欣赏,我也只是正摸着石头过河中的初学者,被剪辑后只剩九分钟的视频我用了一天半时间。 不管如何,所有为辉拍的照片,所写的文字,所编的视频,都是最真实地记录,也是这些年来,同学们在他身边不离不弃的最好见证。 在视频里,《相亲相家一家人》是我特意挑选的背景音乐。 我觉得它能准确地表达我们的同学之情。 因为有辉,我们才能一直在一起。 我很感谢辉,是他让我们的同学情变得那么深刻,那么美好; 也是他对书法那份的执念,感染着我做事要心无杂念,持之以恒地去追求,去坚持。 曾有很多朋友给我留言,说很关心辉,说很感动我们的同学情谊,说很高兴从我文字里看到辉的点滴进步。 其实,我现在越来越觉得,辉象一盏朦胧的夜航灯,用他微弱的灯光照亮了我们在时代的大染缸中已渐染暗的心,乐于施善,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而且同学们都说,日后一定要学习辉,与世无争,练好毛笔字。 辉的字,正如一株野生腊梅,在苦寒中暗香,在磨难中盛开,总有一天,会豪迈地挥笔泼墨,自成风格,让所有人都惊叹于他的书法,赏识他的才华。
去年也是腊月二十九,琼从北京回来,我到车站接她,又约了另外几个同学,我们一起到辉家,贴对联,吃团年饭,提前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年。 那情那景,同学们的音容笑貌,还在眼前,不曾远去。 这一晃,又是一年腊月二十九。 而走过这一年,辉收获了什么,他的字越写越好了,有人愿意花钱请他写字了,有人愿意请他到书画培训班当老师了,更重要的是,他越来越自信,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了。 这就是他最大的进步,最好的收获。 一年过去,琼正好又是腊月二十九回来,我正好要到车站接她,我们正好可以又一起去辉家过年。 想想真是惬意。 华是早早地就从深圳回来了,他要提前到辉家,被我阻止,最终我们把时间定在腊月二十九。 梅说你真是会挑时间,二十七才单位才放假,年货都还没买。 蓉说她婆婆家团年饭的也是腊月二十九呢。 我心想,反正就定这个时间,你们自己想办法。 定好后,我提前一天才给辉打电话,告诉他同学们要到他家去吃团年饭。他得知后好高兴,连声说,那来,都来。要早点来啊。 电话那头,我感知到辉急切期盼的心情。 快上午十点,我和晗车站接到琼和她的爱人,就直接上了高速,往辉家奔去。 窗外,天气晴朗,温暖如春,绿意盎然,同学见面,总是有聊不完的话,也但愿我们轻松的聊天和这些与北方完全不同风格的窗外景象能缓解他们路途的困顿。 半路,华打来电话,问说好的十点半呢,都十一点了,怎么还没到。 从猇亭去的蓉、梅、斌也在我们前面到了,也不知道他们这些喜欢闹腾的人已在辉家闹成什么样了。 辉家的年正一点点地向我们靠近。 到辉家,很隆重,有一群人迎接我们,辉当然也在其中,他脸上的笑容,特别灿烂。 辉的妈妈正在厨房忙碌为我们准备团年饭,他九十高齡的奶奶坐在屋檐下悠闲地晒太阳,她耳朵不太灵,就很少说话,但我们去过她家这么多次,她眼里,我们应该是熟面孔了。 他家的母猪又下十几个幼崽,肉墩墩地,在外面自由地跑来跑去。 一群鸡在桔子树林里觅食,他家那条白色的狗越来越老了,大约是被我们这么多人吓住了,象一个孤独的老人,躲的远远地,在草地上走几步,躺一会儿;他家的那只猫不小心被夹老鼠的夹子给夹住腿了,喵喵直叫,辉的父亲蹲在地上,好不容易终于帮它把老鼠夹取了出来,猫用脚一蹬,极委屈地长啸一声,跑了。 几只喜鹊在空中盘旋,孩子们惊喜地拿着弹弓,朝喜鹊射去,喜鹊一溜烟地就飞得不见身影了。 再一看大门的对联,已被同学们贴好,我马上就有意见了,我说我都还没到,你们怎么能提前贴对联呢,这是谁贴的,扯下来,我们再贴一次。 每个同学脸上都带着幸福的笑。 我闻到了年的浓浓味道,也看到,他家屋后的烟囱里,一缕一缕地青烟正缓缓地向空中飘散…… 辉的妈妈 快乐地包饺子表情(1) 快乐地包饺子表情(2) 快乐地包饺子表情(3) 快乐地包饺子表情(4) 梅是最贴心最有耐心又最能让人温暖的同学,我一表扬她,她就想出了要到辉家让同学们一起动手包饺子的好办法。 这个主意我真没想到过,也只有梅才能想出来。 我每次到辉家都是要在他家屋前屋后转一遍,把他家的鸡鸭猫狗看一遍,他妈妈做菜好吃,色香味俱全,每次我都是吃现成的,总是吃撑了再撑才回去。 同学们好久不见,一群人在外面乐呵呵地晒太阳,喝茶、嗑瓜子,聊得热火朝天。 只有梅一个人脱了外衣,正卷起袖子在厨房切白菜沫和馅,为包饺子而做准备工作,让人感动。 不过后来,我一直以为很低调的她,还责怪我为什么没有给她录一段视频显显摆呢。 馅调好了,辉妈妈从屋里拿出来一个大簸箕,同学们围在一起,其乐融融地包着饺子。 梅买的不是圆形的饺子皮,而是梯形状的,在我们这里称为包面,不是真正的饺子,北方的饺子都是圆形的,做法不同,包法也不同。 琼的爱人是山西人,做各种面食是他的拿手好戏,但这种梯形的饺子他可能还是第一次包,有点力不从心,他说,明年过年,他自己面粉,带斡面杖回来,亲自给我们包饺子。 想一想下次过年在辉家相聚,能吃到北方正宗的饺子,就觉得很有口福。 我在蓉口袋里掏出四枚硬币,包在饺子里,谁能吃到,就意示着在新的一年谁最有福气和财运。 让这幸福的一家人也露个脸 十一月份我们到辉家,书法老师斌正在给辉指导…… 琼说,你知道吗,在帮助辉的过程中,同学们的能量有多大?她又说,她初中同学群里,有人知道辉后,都来看望他了。 琼说的不错。 虽然经常和我一起到辉家混吃混喝的都是几个熟面孔,可在我们身后,是一群在默默关心辉,默默为辉付出的同学和朋友。他们有的只是和辉曾经是校友,相互并不认识,有的是同学的同学,同学的朋友,还有辉的老师,都在他在身后,支持着他,鼓励着他。 这次和我们一起去的斌和和辉也并不认识,但他是同学的朋友,是同学的同学,这样就认识了。 斌是书法老师,有很深的书法功底,能给辉的书法提出好的建议,他们可以在一起相互切磋、探讨书法技巧,这大约才是对辉是最好最直接的帮助。 他是第二次到辉家,第一次去是十一月份,我们带他去见辉,后来辉也两次到猇亭,都和斌在一起交流了很久。 斌说,只要辉一个电话,再忙他也会放下手里的所有事来接待他。 辉在坚持,在努力,在改变自己。 才短短两个月,这次斌看了辉写的字,说他又有了明显的进步。 这是最美好的事。
饺子包完了,大家在簸箕里摆出一个春字,又摆出一个心的造形。 这是新春的祝福。 也代表同学们的心紧紧团结在一起。 辉家去年的对联,是由我们贴,今年的对联,他还是等着我们来贴。 他写在偏房的对联是:碧柳翠楼春雨,青山绿水人家,对批是:春满神州。 幸福美好的家园,浅浅的春意,扑面而来。 米汤、涮子都已准备好,同学们都来凑热闹,大家你闹着要贴新春耕岁,我闹着要贴春花俏丽,你贴接,他贴福,红红火火的两扇门,在每个人心里贴出了一个巨大的福字。 去年我写过在辉贴对联的情景,今年只不过是情景再现。 而当对联渐渐消失在传统的年俗中,也好多年不贴对贴的我们,渐渐唤醒了我们心中小时候曾对贴对联那份最深厚的感情。 所以,明年,后年,大后年,如果没有特殊原因,我们仍会在辉家贴对联,过一个有对联写,有对联贴,有同学们在一起欢聚一堂的年。 辉家的小乳猪 辉家的狗 辉家的鸡 辉的奶奶 狗已和奶奶一样老了,上次去,他奶奶生病后卧床不起,这次去,奶奶又能出来晒太阳了。 城市禁鞭好多年了,辉说过了今年,农村明年也不让放鞭炮了。 总觉得没有鞭炮声的年好象失去了点年的味道,我们从小过年都是在鞭炮声中长大的,有贴对联的情结,也有鞭炮情结,每年的团年饭都是在鞭炮声中开始的,接年送年也是在雷鸣般的鞭炮声中开始和结束的。 辉的母亲又特意为我们做了一大桌菜。 饺子也煮好了。 对联也贴完了。 该放鞭炮了,辉从屋里抱出鞭和炮,点燃后,同学们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开始吃团年饭了。 这才是我心中过年的样子。
同学表情 我们的团年饭(1) 我们的团年饭(2) 我们的团年饭(3)辉和他的父亲 在辉家吃饭,我们是从来不用讲客气的。 煮的一大锅饺子一盘一盘的端上来,又一盘盘的被吃掉,大家都想吃到那几枚元宝饺子,所以就努力地吃,但吃到最后,四枚元宝饺子才被土豪华吃到两枚,辉的父亲一枚,辉的奶奶一枚,其余的人只有干巴巴地望着他们高兴。 看来饺子都会长眼睛,知道应送到谁的碗中。 辉的父亲吃到元宝饺子,好开心,年龄最长的老奶奶吃到元宝饺子,都笑了。而华独吞两枚元宝饺,就只有给同学们一个劲地发红包了。 辉母亲做的菜,我已写过好多次,就不再重复。 团年饭就在如此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 辉的父亲从饺子取出一枚硬币 辉的奶奶也从饺子取出一枚硬币 华开始给同学们一个接一个的发红包,手机下起了红包雨。 抢完红包,辉拿出笔和纸,华大笔一挥,开始展示自己的书法 对角集福字 父子俩玩弹弓玩得正起劲 在场的每个同学一个都不漏掉,大家都来集福 女同学们也毫不逊色 集完白纸集红纸 大师正在集福 这张由所有同学集的幅字,我将拿回家装裱,然后再送给辉,挂在他家的墙上。 这张照片是辉在给培训班的孩子们培训书法课 包完饺子,贴完对联,放完鞭炮,吃完团年饭,集完福字,我们在辉家欢欢喜喜,热热闹闹的年就过完了。 不说意犹未尽,不说难舍。 因为辉,我们一直在一起。 因为辉,我们会更加努力。 更是因为辉,让我们有了一次又一次团聚的理由。 离开时,大家约定,以后每年的腊月二十九,我们都会在辉家相聚,团年。
更何况,我们还等着有人亲自和面给我们擀正宗的北方饺子呢。
视频里有辉说话的声音哦~~~
本人著《带着女儿去云端》,书价49.8元,图文美,印刷精,质地好。淘宝有售,宜昌新华书店也有售,欢迎你能购买品读并收藏!也可和我本人联系!我的。
另:我朋友虫二所著《我的灵魂在路上》,售价48元,有需要的朋友可和我联系。
点击“阅读原文”,可上淘宝购买本书。
↓↓↓↓↓↓
辉家的对联,我们一起贴
月润风铃草